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动产质押和风险控制相关理论 | 第17-27页 |
2.1 动产质押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2.1.1 动产质押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2 动产质押的一般规定 | 第18-20页 |
2.1.3 动产质押的分类 | 第20页 |
2.1.4 动产质押的特点 | 第20-21页 |
2.2 风险控制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2.1 风险控制的概念 | 第21页 |
2.2.2 风险控制的方法 | 第21-22页 |
2.2.3 贷款风险分类 | 第22-23页 |
2.3 动产质押融资风险分类 | 第23-26页 |
2.3.1 质押物法律风险 | 第24页 |
2.3.2 质押物经济风险 | 第24页 |
2.3.3 借款人信用风险 | 第24-25页 |
2.3.4 质物监管风险 | 第25页 |
2.3.5 意外风险 | 第25页 |
2.3.6 质权变现风险 | 第25页 |
2.3.7 操作及道德风险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秦皇岛建行动产质押风险控制现状及问题 | 第27-42页 |
3.1 秦皇岛建行动产质押业务发展现状 | 第27-31页 |
3.1.1 业务发展迅速 | 第27-29页 |
3.1.2 引入秦皇岛港作为监管公司 | 第29-30页 |
3.1.3 质押物种类主要是煤炭 | 第30页 |
3.1.4 融资风险初步暴露 | 第30-31页 |
3.2 秦皇岛建行动产质押风险控制组织及其运作 | 第31-34页 |
3.2.1 机构设置 | 第31页 |
3.2.2 监管主体 | 第31-33页 |
3.2.3 业务流程 | 第33-34页 |
3.3 动产质押业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4-39页 |
3.3.1 对监管公司的管理问题 | 第34-35页 |
3.3.2 机构和岗位设置问题 | 第35页 |
3.3.3 贷前调查问题 | 第35-36页 |
3.3.4 贷后管理问题 | 第36-39页 |
3.4 动产质押业务风险原因分析 | 第39-41页 |
3.4.1 建行层面分析 | 第39-40页 |
3.4.2 融资企业层面分析 | 第40-41页 |
3.4.3 监管企业层面分析 | 第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秦皇岛建行动产质押风险控制方案设计 | 第42-61页 |
4.1 动产质押风险控制体系建立的原则和目标 | 第42-43页 |
4.1.1 动产质押风险控制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42页 |
4.1.2 动产质押风险控制体系建立的目标 | 第42-43页 |
4.2 动产质押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 | 第43-54页 |
4.2.1 动产质押风险控制管理模式改造 | 第43-44页 |
4.2.2 动产质押风险预警指标选取 | 第44-49页 |
4.2.3 动产质押风险预警平台建立 | 第49-54页 |
4.2.4 动产质押风险预警平台运用 | 第54页 |
4.3 动产质押风险控制体系的运营重点 | 第54-60页 |
4.3.1 融资企业的评估与审查 | 第55页 |
4.3.2 动产质押操作流程的执行 | 第55-57页 |
4.3.3 质押物的风险评估和监管 | 第57-58页 |
4.3.4 监管企业责任的规范 | 第58-59页 |
4.3.5 贷后管理的精细化实施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动产质押业务风险控制方案的实施保障 | 第61-66页 |
5.1 提升风险管理文化 | 第61-62页 |
5.1.1 加强风险管理研究和学习 | 第61页 |
5.1.2 建立科学的风险内控机制 | 第61-62页 |
5.2 健全组织结构 | 第62-63页 |
5.2.1 业务团队建设 | 第62页 |
5.2.2 管理责任规范 | 第62-63页 |
5.2.3 人力资源培训 | 第63页 |
5.3 增加资金支持 | 第63页 |
5.4 完善激励措施 | 第63-64页 |
5.5 增强法律保障 | 第64-65页 |
5.5.1 加快完善监管企业责任制度 | 第64页 |
5.5.2 加快完善动产担保相关法律和贷款保险制度 | 第64-6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