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概述 | 第10-11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1-28页 |
1.2.1 AIE 体系 | 第11-18页 |
1.2.2 机理讨论 | 第18-21页 |
1.2.3 AIE 应用研究 | 第21-28页 |
1.3 课题的提出 | 第28-30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30-53页 |
2.1 实验试剂及测试仪器 | 第30-31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2.1.2 测试仪器 | 第31页 |
2.2 目标产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31-51页 |
2.2.1 4-(2-甲基-3-丁炔基-2-醇)-苯甲酸甲酯(MH) | 第32-34页 |
2.2.2 4-甲氧羰基苯乙炔(MEA)的合成与表征 | 第34-35页 |
2.2.3 1,4-二(4-甲氧羰基)苯基丁二炔(DMBDB)的合成与表征 | 第35-37页 |
2.2.4 1,2,5-三(4-甲氧羰基)苯基吡咯(Py(PhCOOCH3)3)的合成与表征 | 第37-40页 |
2.2.5 三(2-(二甲氨基)乙基)-4,4’,4’’-(1H-吡咯-1,2,5-三)三苯甲酸甲酯的合成与表征 | 第40-42页 |
2.2.6 1,4-二苯基丁二炔的合成与表征 | 第42-44页 |
2.2.7 1-(4-甲氧羰基苯基)-2,5-二苯基吡咯(Py(PhCOOCH3))的合成与表征 | 第44-45页 |
2.2.8 2-(二甲氨基)乙基-4-(2,5-二苯基吡咯)苯甲酸甲酯(TPP-DMAE)的合成与表征 | 第45-47页 |
2.2.9 2,5-(4-甲氧羰基苯基)-1-苯基吡咯(Py(PhCOOCH3)2)的合成与表征 | 第47-49页 |
2.2.10 双(2-(二甲氨基)乙基)-4,4’-(1-苯基吡咯-2,5-二)二苯甲酸甲酯的合成与表征 | 第49-51页 |
2.3 测定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溶液样品的配制 | 第51-52页 |
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样品的制备 | 第52页 |
2.4.1 石英片的处理 | 第52页 |
2.4.2 TPP-TDMAE 在石英片表面的沉积 | 第5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3章 TPP-DMAE、TPP-BDMAE 和 TPP-TDMAE 的发光性质 | 第53-68页 |
3.1 TPP-DMAE 的聚集诱导发光行为 | 第53-56页 |
3.2 TPP-BDMAE 的发光行为 | 第56-59页 |
3.3 TPP-TDMAE 的发光行为 | 第59-6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4章 TPP-DMAE、TPP-BDMAE 和 TPP-TDMAE 对二氧化碳的定量检测 | 第68-84页 |
4.1 TPP-TDMAE 化合物在不同体系中对二氧化碳的定性检测 | 第68-73页 |
4.1.1 DMSO-水混合体系 | 第68-69页 |
4.1.2 THF-水混合体系 | 第69-71页 |
4.1.3 甲醇-水混合体系 | 第71-73页 |
4.2 TPP-DMAE、TPP-BDMAE、TPP-TDMAE 三种化合物对二氧化碳的检测对比 | 第73-75页 |
4.3 TPP-TDMAE 化合物对纯二氧化碳的定量检测 | 第75-76页 |
4.4 TPP-TDMAE 化合物对不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混合气体的定量检测 | 第76-78页 |
4.5 TPP-TDMAE 化合物对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循环检测 | 第78-81页 |
4.6 TPP-TDMAE 化合物对二氧化碳气体检测的特异性 | 第81-82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5章 TPP-TDMAE 用于细胞成像及对细胞新陈代谢产生二氧化碳速率的定量检测 | 第84-98页 |
5.1 TPP-TDMAE 化合物用于不同细胞成像差异 | 第84-88页 |
5.2 TPP-TDMAE 化合物用于定量检测细胞新陈代谢产生二氧化碳含量 | 第88-96页 |
5.3 TPP-TDMAE 化合物的细胞毒性 | 第96-9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