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本文的重点及难点 | 第13-14页 |
2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14-19页 |
2.1 社区网格化管理核心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1 社区与社区管理的定义 | 第14页 |
2.1.2 网格与网格化管理的定义 | 第14-15页 |
2.1.3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定义 | 第15页 |
2.2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基础理论 | 第15-17页 |
2.2.1 社区治理理论 | 第15-16页 |
2.2.2 社会网络理论 | 第16-17页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7页 |
2.3 几种典型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简介 | 第17-19页 |
2.3.1 河南漯河“一格四员”的管理运行模式 | 第17-18页 |
2.3.2 宁夏石嘴山大武口区“4+6”的管理运行模式 | 第18页 |
2.3.3 山西长治“三位一体”的运行管理模式 | 第18-19页 |
3 重庆市璧山区H镇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19-29页 |
3.1 H镇网格化管理的推进情况 | 第19-23页 |
3.1.1 划分网格,采集信息 | 第19-20页 |
3.1.2 整合资源,打造团队 | 第20-21页 |
3.1.3 搭建平台,优化流程 | 第21-22页 |
3.1.4 健全机制,务求实效 | 第22-23页 |
3.2 H镇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效能 | 第23-24页 |
3.2.1 基层活力得到激发 | 第23页 |
3.2.2 服务水平有所提升 | 第23-24页 |
3.2.3 服务方式更加主动 | 第24页 |
3.2.4 群众参与更加广泛 | 第24页 |
3.2.5 资源整合更显效率 | 第24页 |
3.3 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不足 | 第24-29页 |
3.3.1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24-25页 |
3.3.2 信息技术仍有局限 | 第25-26页 |
3.3.3 经费管理存在困难 | 第26-27页 |
3.3.4 管理运行不够规范 | 第27-29页 |
4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优势与障碍 | 第29-34页 |
4.1 网格化管理的优势 | 第29-31页 |
4.1.1 比传统管理方式更具优势 | 第29-30页 |
4.1.2 契合当前基层工作重点 | 第30-31页 |
4.2 网格化管理的障碍 | 第31-34页 |
4.2.1 外植网络:经费投入与产出不对等 | 第31-32页 |
4.2.2 网络排异:信息收集与反馈滞后、失真 | 第32页 |
4.2.3 行政色彩:需求与服务不同步 | 第32-33页 |
4.2.4 角色定位:认同与参与不协调 | 第33-34页 |
5 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对策 | 第34-40页 |
5.1 明确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工作重点 | 第34-35页 |
5.1.1 党建为基 | 第34页 |
5.1.2 服务为本 | 第34页 |
5.1.3 共享资源 | 第34页 |
5.1.4 共同治理 | 第34-35页 |
5.2 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对策 | 第35-38页 |
5.2.1 提高社区网格化管理人员素质 | 第35-36页 |
5.2.2 改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功能 | 第36页 |
5.2.3 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经费管理 | 第36-37页 |
5.2.4 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 | 第37-38页 |
5.3 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结论与展望 | 第38-40页 |
5.3.1 社区网格化管理提升了政府部门效能 | 第38页 |
5.3.2 社区网格化管理短期内难以脱离行政化色彩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