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通流量图的交通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交通信息提取技术的发展 | 第9-10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瓦片金字塔技术及特点 | 第13-24页 |
2.1 瓦片金字塔技术 | 第13-15页 |
2.2 谷歌瓦片金字塔技术特点 | 第15-16页 |
2.3 谷歌交通流量图系统构成 | 第16-18页 |
2.4 谷歌交通流量图瓦片属性分析 | 第18-23页 |
2.4.1 谷歌地图服务器 | 第18-19页 |
2.4.2 谷歌交通流量瓦片的URL分析 | 第19-20页 |
2.4.3 交通流量图瓦片分辨度分析 | 第20-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网络爬虫技术及网络流量图获取 | 第24-37页 |
3.1 网络爬虫技术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3.1.1 队列 | 第25-26页 |
3.1.2 宽度优先遍历简介 | 第26-27页 |
3.2 宽度优先遍历(BFS)的应用 | 第27-29页 |
3.3 网络爬虫的基本操作 | 第29-33页 |
3.3.1 URL简介 | 第29-31页 |
3.3.2 网页内容抓取 | 第31-33页 |
3.4 瓦片下载器的设计及流量图的获取 | 第33-36页 |
3.4.1 定义交通流量瓦片的URL集合 | 第33-35页 |
3.4.2 获取交通流量瓦片集合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交通流量图的预处理 | 第37-50页 |
4.1 谷歌交通流量瓦片特性分析 | 第37-40页 |
4.2 瓦片交通流量元素的提取 | 第40-43页 |
4.3 去除交通量元素混色的影响 | 第43-47页 |
4.4 程序运行效率的提高 | 第47-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路段定义和交通信息提取 | 第50-56页 |
5.1 路段定义 | 第50-52页 |
5.1.1 路段划分 | 第50-52页 |
5.1.2 路段的编码 | 第52页 |
5.2 交通信息提取 | 第52-55页 |
5.2.1 路段与瓦片像素点的匹配 | 第52-54页 |
5.2.2 交通信息变换 | 第54-5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