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电力电缆的监测及检测方法 | 第10-13页 |
| 1.3 电力设备检修 | 第13-15页 |
| 1.4 电力设备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5 电力电缆状态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1.6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1.7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电力电缆状态评价的基本方法 | 第20-38页 |
| 2.1 常用的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 第20-21页 |
| 2.2 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理论 | 第21-26页 |
| 2.3 雷达图理论 | 第26-29页 |
| 2.4 模糊理论 | 第29-32页 |
| 2.5 突变理论与突变级数法 | 第32-36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雷达图法与突变级数法相结合的电力电缆状态评价研究 | 第38-42页 |
| 3.1 突变级数法受分层和排序的影响 | 第38-39页 |
| 3.2 雷达图法与突变级数法相结合的方法 | 第39-40页 |
| 3.3 电缆的状态评估方案 | 第40-41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电力电缆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2-50页 |
| 4.1 引言 | 第42页 |
| 4.2 电力电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42-45页 |
| 4.3 电力电缆评价指标体系图 | 第45-46页 |
| 4.4 指标处理 | 第46-48页 |
| 4.5 评价语集的确定 | 第48-49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第50-62页 |
| 5.1 原始数据 | 第50-51页 |
| 5.2 数据处理 | 第51-52页 |
| 5.3 求权重 | 第52-55页 |
| 5.4 雷达图法评价 | 第55-58页 |
| 5.5 突变级数法评价 | 第58-60页 |
| 5.6 本章总结 | 第60-62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