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码照相的开采沉陷模型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 | 第10-12页 |
1.2.1 近景摄影测量发展历程 | 第10页 |
1.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3.1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2 数码照相位移监测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2.1 摄影成像关系 | 第15-17页 |
2.1.1 测量常用坐标系 | 第15-16页 |
2.1.2 坐标系转换关系 | 第16-17页 |
2.2 近景摄影测量的内、外方位元素 | 第17-18页 |
2.3 单张像片的共线方程 | 第18-19页 |
2.4 近景摄影测量的解析处理方法 | 第19-23页 |
2.4.1 角椎体法 | 第19-21页 |
2.4.2 光束法平差 | 第21-22页 |
2.4.3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法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系统的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及硬件的选择 | 第24-37页 |
3.1 数字相机 | 第24-29页 |
3.1.1 数字相机相关参数 | 第25页 |
3.1.2 相机的选择 | 第25-28页 |
3.1.3 获取相机参数初值 | 第28-29页 |
3.2 影响系统数据处理精度因素分析 | 第29-35页 |
3.2.1 不同观测点标志对精度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2 像片数量对精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3 控制点布设方案对精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4 刻画板上线条宽度对精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5 不同拍摄角度对精度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 最佳精度分析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图像处理系统 | 第37-46页 |
4.1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图像纠正算法研究 | 第37-40页 |
4.2 系统的框架 | 第40页 |
4.3 系统的界面 | 第40-43页 |
4.4 精度分析 | 第43-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相似材料模型实验 | 第46-56页 |
5.1 实验模型地质概况 | 第46-47页 |
5.2 模型的制作 | 第47-50页 |
5.2.1 材料的选择 | 第47页 |
5.2.2 模型的构造 | 第47页 |
5.2.3 模型相似常数及材料配比 | 第47-50页 |
5.3 实验模型刻画板及其控制点 | 第50-51页 |
5.4 数据的采集 | 第51-52页 |
5.5 数据处理 | 第52-5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56页 |
6.2 不足及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