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经济法论文--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论文

国际贸易中见索即付保函制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见索即付保函制度概述第8-11页
    1.1 见索即付保函制度的产生第8-9页
    1.2 见索即付保函制度的概念第9-11页
第2章 见索即付保函的法律特征第11-17页
    2.1 见索即付保函的本质特征:独立性第11-15页
        2.1.1 见索即付保函独立性的含义第11-12页
        2.1.2 见索即付保函独立性的表现第12-15页
    2.2 见索即付保函的其他法律特征第15-17页
        2.2.1 无条件特征第15页
        2.2.2 单据化特征第15-16页
        2.2.3 一致性原则第16-17页
第3章 见索即付保函的基本法律问题第17-23页
    3.1 见索即付保函主要当事人及其之间法律关系第17-19页
        3.1.1 见索即付保函的主要当事人第17-18页
        3.1.2 申请人与受益人之间的关系第18页
        3.1.3 担保人与受益人之间的关系第18-19页
    3.2 见索即付保函的欺诈问题第19-23页
        3.2.1 见索即付保函欺诈产生的原因第19-20页
        3.2.2 见索即付保函欺诈的认定第20-21页
        3.2.3 见索即付保函欺诈的例外原则第21-23页
第4章 见索即付保函的风险防范及相关措施第23-31页
    4.1 有效识别见索即付保函及规范其格式第23-24页
        4.1.1 有效识别见索即付保函第23-24页
        4.1.2 有效规范见索即付保函格式第24页
    4.2 明晰见索即付保函的风险防范第24-27页
        4.2.1 有效明晰见索即付保函的转让第24-25页
        4.2.2 凭单据付款的担保问题第25-27页
    4.3 充分利用风险救济机制第27-28页
    4.4 建立和完善我国见索即付保函制度第28-31页
        4.4.1 采用司法解释的方式对见索即付保函进行规范第28-30页
        4.4.2 适时加入《联合国独立担保和备用信用证公约》第30-31页
第5章 结语第31-32页
致谢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类具有机制转换的约化信用风险模型
下一篇:共享单车押金的法律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