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非结构化网格流场体可视化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2页 |
·课题背景 | 第16-17页 |
·3D 流场体可视化概述 | 第17-23页 |
·CFD 基本思想和工作流程 | 第17-18页 |
·CFD 流场数据类型 | 第18-19页 |
·流场可视化特点 | 第19-20页 |
·体可视化概述 | 第20-23页 |
·研究问题与相关工作 | 第23-28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8-29页 |
·课题来源 | 第28页 |
·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第28-29页 |
·论文结构 | 第29-32页 |
第二章 非结构化网格数据体绘制相关技术基础 | 第32-48页 |
·体绘制基本原理 | 第32-33页 |
·非结构化网格数据体绘制技术 | 第33-43页 |
·基于可见性排序的非结构化网格体绘制 | 第33-37页 |
·基于光线投射的非结构化网格体绘制 | 第37-42页 |
·两种非结构化网格体绘制框架的对比分析 | 第42-43页 |
·非结构化网格体数据重构方法 | 第43-46页 |
·数据重构 | 第43-45页 |
·基于面顶点数据的双线性插值计算 | 第45-46页 |
·基于单元顶点数据的线性梯度重构计算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非结构化网格格心格式数据直接体可视化方法 | 第48-70页 |
·非结构化网格格心格式数据直接数据重构方法 | 第48-52页 |
·直接数据重构的基本原理 | 第49-50页 |
·基于面通量的格林公式 | 第50-51页 |
·基于Roe 平均方法的面通量构造 | 第51-52页 |
·基于双控制体的间断态重构方法 | 第52-54页 |
·迎风性FVM | 第52-53页 |
·间断态重构方法 | 第53-54页 |
·精度比较与矛盾性分析 | 第54-58页 |
·间接绘制方法的精度分析 | 第55页 |
·直接绘制方法的精度分析 | 第55-56页 |
·矛盾性分析 | 第56-58页 |
·算法设计与实现 | 第58-60页 |
·算法流程 | 第58-59页 |
·采样点位置计算 | 第59页 |
·基于预积分的颜色转换与合成 | 第59-60页 |
·测试数据与实验结果 | 第60-68页 |
·NASA- Static Mixer 数据集 | 第61-62页 |
·Hemisphere Wing 数据集 | 第62-64页 |
·Rarefaction Wave 数据集 | 第64-67页 |
·Discontinuity Sim 数据集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非结构化网格流场3D 激波特征可视化方法 | 第70-88页 |
·相关工作 | 第70-71页 |
·基于两级采样的3D 激波特征提取方法 | 第71-75页 |
·激波检测 | 第72-73页 |
·过滤算法 | 第73-75页 |
·算法设计与实现 | 第75-80页 |
·算法流程 | 第75-76页 |
·两级采样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方法 | 第76-78页 |
·算法的GPU 实现 | 第78-80页 |
·实验结果 | 第80-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五章 非结构化网格数据体光照方法 | 第88-100页 |
·体光照模型 | 第88-90页 |
·非结构化网格采样点梯度计算方法 | 第90-95页 |
·单元梯度计算 | 第91-92页 |
·顶点梯度计算 | 第92-93页 |
·采样点梯度计算 | 第93-95页 |
·体光照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95-97页 |
·体光照算法设计 | 第95页 |
·算法的GPU 实现 | 第95-97页 |
·实验结果 | 第97-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六章 非结构化网格时变流场高效体绘制方法 | 第100-118页 |
·相关工作 | 第100-101页 |
·基于时空一致性的时变体绘制算法 | 第101-104页 |
·时间一致性 | 第101-102页 |
·空间一致性 | 第102-103页 |
·算法流程 | 第103-104页 |
·时间一致性分析与时间表建立 | 第104-106页 |
·跨度空间 | 第104-105页 |
·单元时间一致性与CDT 表 | 第105页 |
·顶点时间一致性与VDT 表 | 第105-106页 |
·基于GPU 的算法实现 | 第106-110页 |
·数据压缩与调度 | 第106-107页 |
·单元梯度矩阵 | 第107-108页 |
·GPU 纹理数据结构 | 第108-109页 |
·显存空间开销分析 | 第109-110页 |
·实验结果 | 第110-116页 |
·前台阶激波反射流动 | 第110-111页 |
·NACA0012 机翼俯仰流动 | 第111-115页 |
·超声速返回舱流场 | 第115-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8-124页 |
·工作总结 | 第118-120页 |
·研究展望 | 第120-124页 |
致谢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6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36-137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