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70页 |
1.1 引言 | 第16-17页 |
1.2 五氧化二铌(Nb_2O_5)简介 | 第17-30页 |
1.2.1 Nb_2O_5的基本结构和属性 | 第17-19页 |
1.2.2 Nb_2O_5的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合成方法 | 第19-20页 |
1.2.3 一维Nb_2O_5纳米结构的制备 | 第20-24页 |
1.2.4 三维Nb_2O_5层状结构的制备 | 第24-25页 |
1.2.5 二维、三维介孔Nb_2O_5的制备 | 第25-26页 |
1.2.6 Nb_2O_5的应用 | 第26-30页 |
1.3 Nb_2O_5光催化的改性 | 第30-37页 |
1.3.1 非金属离子掺杂改性 | 第30-33页 |
1.3.2 金属离子掺杂改性 | 第33-35页 |
1.3.3 半导体/碳簇复合改性 | 第35-37页 |
1.4 半导体负载贵金属 | 第37-47页 |
1.4.1 半导体负载贵金属的方法 | 第37-41页 |
1.4.2 半导体负载贵金属的光催化 | 第41-42页 |
1.4.3 半导体负载贵金属的可见光催化电子转移机理 | 第42-47页 |
1.5 半导体光催化的基本原理 | 第47-51页 |
1.5.1 半导体对废水中有机染料的光降解机理 | 第48-49页 |
1.5.2 半导体光解水机理 | 第49-51页 |
1.6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70页 |
第二章 碳,氮共改性Nb_2O_5纳米针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质研究 | 第70-88页 |
2.1 引言 | 第70-71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71-73页 |
2.2.1 实验所用试剂与仪器 | 第71-72页 |
2.2.2 C、N共改性Nb_2O_5纳米针的制备 | 第72页 |
2.2.3 C、N共改性Nb_2O_5纳米针的表征手段 | 第72-73页 |
2.2.4 C、N共改性Nb_2O_5纳米针光催化活性的测试 | 第7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73-84页 |
2.3.1 结构和形貌的表征 | 第73-75页 |
2.3.2 红外和拉曼的表征 | 第75-77页 |
2.3.3 氮气吸附-脱附的表征 | 第77页 |
2.3.4 C、N共改性Nb_2O_5纳米针的形成机制 | 第77-80页 |
2.3.5 固体漫反射的表征 | 第80-81页 |
2.3.6 光催化活性的评价及光降解机理 | 第81-83页 |
2.3.7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 第83-84页 |
2.3.8 光催化稳定性测试 | 第84页 |
2.4 小结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第三章 锌掺杂C/Nb_2O_5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88-104页 |
3.1 引言 | 第88-8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89-92页 |
3.2.1 实验所用试剂及仪器 | 第89-90页 |
3.2.2 Zn掺杂C/Nb_2O_5纳米催化剂的制备 | 第90页 |
3.2.3 样品的表征手段 | 第90-91页 |
3.2.4 光催化性质测试 | 第91-9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92-100页 |
3.3.1 物相和形貌表征 | 第92-93页 |
3.3.2 XPS表征 | 第93-95页 |
3.3.3 UV-Vis表征 | 第95-96页 |
3.3.4 氮气吸附-脱附表征 | 第96-97页 |
3.3.5 表面光电压(SPS)光谱表征 | 第97-98页 |
3.3.6 光催化性质和循环稳定性测试 | 第98-100页 |
3.4 小结 | 第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第四章 Au@Void@Nb_2O_5纳米结构的制备与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104-130页 |
4.1 引言 | 第104-10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05-109页 |
4.2.1 实验所用试剂与仪器 | 第105-106页 |
4.2.2 Au@Void@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的制 | 第106-108页 |
4.2.3 表征手段 | 第108页 |
4.2.4 光催化性质测试 | 第108-10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09-123页 |
4.3.1 Au@Void@Nb_2O_5的形貌与组分分析 | 第109-112页 |
4.3.2 Au@Void@Nb_2O_5的液体紫外光谱分析 | 第112-113页 |
4.3.3 Au@Void@Nb_2O_5的XRD、XPS以及FT-IR分析 | 第113-115页 |
4.3.4 Au@Void@Nb_2O_5的氮气吸附-脱附分析 | 第115-116页 |
4.3.5 Au@Void@Nb_2O_5的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 | 第116-117页 |
4.3.6 Au@Void@Nb_2O_5的光催化活性评价和固体荧光分析 | 第117-122页 |
4.3.7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 第122-123页 |
4.3.8 Au@Void@Nb_2O_5-2-3000C光降解稳定性测试 | 第123页 |
4.4 小结 | 第123-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0-132页 |
作者简历 | 第132-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4-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