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贸易因素分析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1.3 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 1.3.1 基本思路 | 第11-12页 |
| 1.3.2 主要内容 | 第12页 |
| 1.3.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1.3.4 创新与不足 | 第12-14页 |
| 2 贸易理论 | 第14-17页 |
| 2.1 绝对优势理论 | 第14页 |
| 2.2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4页 |
| 2.3 要素禀赋理论 | 第14-15页 |
| 2.4 产业内贸易理论 | 第15页 |
| 2.5 国家竞争优势 | 第15-16页 |
| 2.6 关税同盟理论 | 第16-17页 |
| 3 中日两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 第17-28页 |
| 3.1 中国和日本农产品现状分析 | 第17-22页 |
| 3.1.1 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概况 | 第17-18页 |
| 3.1.2 中日农产品出口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 第18-21页 |
| 3.1.3 中日农产品出口贸易区域结构分析 | 第21-22页 |
| 3.2 中国农产品竞争力分析 | 第22-28页 |
| 3.2.1 市场占有率指数 | 第22-24页 |
| 3.2.2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24-25页 |
| 3.2.3 贸易竞争力指数 | 第25-28页 |
| 4 中国对日本农产品的特征分析 | 第28-35页 |
| 4.1 贸易政策 | 第28-31页 |
| 4.1.1 关税 | 第28-29页 |
| 4.1.2 非关税措施 | 第29页 |
| 4.1.3 农产品质量问题 | 第29-31页 |
| 4.1.4 区域协定安排 | 第31页 |
| 4.2 经济发展因素 | 第31-33页 |
| 4.2.1 宏观经济 | 第31-32页 |
| 4.2.2 农业发展水平 | 第32-33页 |
| 4.2.3 日本外商直接投资 | 第33页 |
| 4.3 政治文化因素 | 第33-34页 |
| 4.4 地理因素 | 第34-35页 |
| 5 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41页 |
| 5.1 理论分析 | 第35-36页 |
| 5.2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第36-37页 |
| 5.2.1 模型构建 | 第36页 |
| 5.2.2 数据来源 | 第36-37页 |
| 5.3 实证分析 | 第37-41页 |
| 5.3.1 单位根检验 | 第37-38页 |
| 5.3.2 回归与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1-45页 |
| 6.1 本文结论 | 第41页 |
| 6.2 政策建议 | 第41-45页 |
| 6.2.1 提升农产品出口质量 | 第41-42页 |
| 6.2.2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 第42-43页 |
| 6.2.3 加强合作,推进贸易谈判 | 第43页 |
| 6.2.4 改进我国农业发展机制的建议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