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牛微小隐孢子虫感染ELISA和胶体金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前言第13-14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4-23页
    1 隐孢子虫流行病学第14-16页
    2 隐孢子虫感染诊断方法第16-20页
        2.1 病原学诊断方法第16-17页
        2.2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第17-19页
        2.3 免疫学诊断方法第19-20页
    3 隐孢子虫的防治措施第20-21页
    4 微小隐孢子虫病毒第21-23页
第二篇 研究内容第23-62页
    第1章 兔抗微小隐孢子虫病毒衣壳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第23-34页
        1.1 试验材料第23-25页
            1.1.1 主要材料第23-24页
            1.1.2 主要仪器第24页
            1.1.3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24-25页
        1.2 试验方法第25-28页
            1.2.1 微小隐孢子虫病毒衣壳蛋白基因的扩增第25-26页
            1.2.2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6页
            1.2.3 蛋白的表达与鉴定第26-27页
            1.2.4 蛋白的纯化与浓缩第27页
            1.2.5 兔抗微小隐孢子虫病毒衣壳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27-28页
            1.2.6 多克隆抗体的纯化第28页
        1.3 结果第28-32页
            1.3.1 微小隐孢子虫病毒衣壳蛋白基因的扩增第28-29页
            1.3.2 克隆载体的鉴定第29页
            1.3.3 表达载体的鉴定第29-30页
            1.3.4 蛋白的表达第30-31页
            1.3.5 重组蛋白WesternBlotting鉴定第31页
            1.3.6 重组蛋白的纯化第31页
            1.3.7 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第31-32页
            1.3.8 多克隆抗体的纯化第32页
        1.4 讨论第32-33页
        1.5 小结第33-34页
    第2章 牛微小隐孢子虫双抗夹心ELISA方法的建立第34-43页
        2.1 试验材料第34-35页
            2.1.1 主要材料第34页
            2.1.2 主要仪器第34-35页
        2.2 试验方法第35-37页
            2.2.1 粪便样品处理方法第35页
            2.2.2 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条件的确定第35-36页
            2.2.3 判断标准确定第36页
            2.2.4 敏感性试验第36-37页
            2.2.5 特异性试验第37页
            2.2.6 重复性试验第37页
            2.2.7 样品检测第37页
        2.3 结果第37-41页
            2.3.1 包被单抗量及样品稀释度的确定第37-38页
            2.3.2 最佳封闭剂的确定第38页
            2.3.3 HRP标记多抗工作浓度确定第38页
            2.3.4 底物反应时间的确定第38-39页
            2.3.5 临界值的判断第39页
            2.3.6 敏感性试验第39页
            2.3.7 特异性试验第39-40页
            2.3.8 重复性试验第40页
            2.3.9 样品检测第40-41页
        2.4 讨论第41-42页
        2.5 小结第42-43页
    第3章 牛微小隐孢子虫感染Dot-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第43-49页
        3.1 试验材料第43-44页
            3.1.1 主要材料第43页
            3.1.2 主要仪器第43-44页
        3.2 试验方法第44-45页
            3.2.1 Dot-ELISA操作步骤第44页
            3.2.2 Dot-ELISA检测方法条件的确定第44-45页
            3.2.3 敏感性试验第45页
            3.2.4 特异性试验第45页
            3.2.5 重复性试验第45页
            3.2.6 样品检测第45页
        3.3 结果第45-47页
            3.3.1 样品最佳稀释度的确定第45页
            3.3.2 HRP标记的多抗工作浓度的确定第45-46页
            3.3.3 包被单抗最佳工作浓度的确定第46页
            3.3.4 敏感性试验第46页
            3.3.5 特异性试验第46页
            3.3.6 重复性试验第46-47页
            3.3.7 样品检测第47页
        3.4 讨论第47-48页
        3.5 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牛微小隐孢子虫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第49-62页
        4.1 试验材料第49-51页
            4.1.1 主要材料第49页
            4.1.2 主要仪器第49-50页
            4.1.3 主要试剂第50-51页
        4.2 试验方法第51-54页
            4.2.1 胶体金溶液的烧制第51页
            4.2.2 胶体金颗粒的鉴定第51页
            4.2.3 最佳PH值的确定第51-52页
            4.2.4 抗体最佳标记量的确定第52页
            4.2.5 金标抗体的制备与鉴定第52页
            4.2.6 试纸条的组装第52页
            4.2.7 试纸条判定标准第52-53页
            4.2.8 试纸条反应条件的确定第53页
            4.2.9 试纸条性能试验第53-54页
            4.2.10 临床样品检测第54页
        4.3 结果第54-60页
            4.3.1 胶体金溶液的烧制第54页
            4.3.2 透射电镜观察第54-55页
            4.3.3 最佳pH的确定第55-56页
            4.3.4 最佳抗体标记量的确定第56页
            4.3.5 检测线(T)最佳包被浓度第56-57页
            4.3.6 质控线(C)最佳包被浓度第57页
            4.3.7 特异性试验第57-58页
            4.3.8 敏感性试验第58页
            4.3.9 重复性试验第58-59页
            4.3.10 保存期试验第59-60页
            4.3.11 临床样品检测第60页
        4.4 讨论第60-61页
        4.5 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4页
导师简介第74-76页
作者简介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RISPR系统编辑布鲁氏菌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的初步探索
下一篇:羊肠道病毒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及病毒组织嗜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