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亚行贷款项目实施评价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5-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2.1 关于亚行农业贷款的研究 | 第16-18页 |
1.2.1.1 亚行农业贷款的特色 | 第16-17页 |
1.2.1.2 中国农业利用亚行贷款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1.2.2 关于农业项目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18-19页 |
1.2.3 关于农业项目评价体系的研究 | 第19-20页 |
1.2.4 综述小结 | 第20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0-21页 |
1.4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21-23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3 数据来源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1 农业综合开发亚行贷款项目的内涵 | 第23-24页 |
2.1.1 农业综合开发亚行贷款项目的定义 | 第23页 |
2.1.2 农业综合开发亚行贷款的性质 | 第23-24页 |
2.1.3 农业综合开发亚行贷款项目的扶持重点 | 第2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4-25页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第25页 |
2.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第25-26页 |
2.2.4 平衡计分卡理论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利用亚行贷款现状分析 | 第27-34页 |
3.1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利用亚行贷款的规模 | 第27-28页 |
3.2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利用亚行贷款的结构 | 第28-30页 |
3.3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利用亚行贷款的态势分析 | 第30-34页 |
3.3.1 优势因素 | 第30-31页 |
3.3.2 劣势因素 | 第31-32页 |
3.3.3 机会因素 | 第32页 |
3.3.4 威胁因素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农业综合开发亚行贷款项目实施评价体系构建 | 第34-39页 |
4.1 设计思路和原则 | 第34页 |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4-36页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6-38页 |
4.3.1 数据标准化 | 第36页 |
4.3.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36-37页 |
4.3.3 构造单层次判断矩阵 | 第37页 |
4.3.4 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37-38页 |
4.3.5 一致性检验 | 第38页 |
4.4 综合评价模型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例 | 第39-50页 |
5.1 项目区概况 | 第39-40页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第40-45页 |
5.2.1 数据标准化 | 第40-41页 |
5.2.2 指标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 第41-43页 |
5.2.3 评价结果 | 第43-45页 |
5.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5.3.1 实施效果 | 第45-47页 |
5.3.2 实施进度 | 第47-48页 |
5.4 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48-50页 |
5.4.1 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5.4.2 建议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6.2 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第51-52页 |
6.2.1 创新点 | 第51页 |
6.2.2 不足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