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模拟与计算论文--电力系统的计算论文

基于过程状态特征化的10kV配电网线损计算及相关性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线损计算与分析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线损计算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线损分析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4-16页
第二章 配电网线损相关理论第16-27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线损基础理论第16-18页
        2.2.1 线损产生机理第16-17页
        2.2.2 线损分类第17-18页
    2.3 元件损耗计算模型第18-21页
        2.3.1 架空线路模型第18-19页
        2.3.2 电缆模型第19页
        2.3.3 变压器模型第19-20页
        2.3.4 串联电抗器模型第20-21页
        2.3.5 并联电抗器模型第21页
        2.3.6 串联电容器模型第21页
        2.3.7 并联电容器模型第21页
    2.4 线损常用计算方法第21-26页
        2.4.1 均方根电流法第22页
        2.4.2 等值电阻法第22-25页
        2.4.3 不同方法的比较第25-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基于过程状态特征化的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第27-47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面向过程状态的线损计算特征值第27-32页
        3.2.1 计算特征值的定义第27-28页
        3.2.2 计算特征值的求取方法第28-30页
        3.2.3 考虑变压器的计算特征值处理方法第30-32页
    3.3 基于过程状态特征化的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第32-37页
        3.3.1 基于电流回推的线损计算方法第32-34页
        3.3.2 基于回路电流的线损计算方法第34-35页
        3.3.3 含分布式电源的线损计算方法处理第35-37页
    3.4 算例分析第37-46页
        3.4.1 基于电流回推的线损计算第37-41页
        3.4.2 基于回路电流的线损计算第41-44页
        3.4.3 两种方法结果对比第44-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配电网线损率相关性分析第47-65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线损特征及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第47-54页
        4.2.1 相关系数法基本原理第47-48页
        4.2.2 算例分析第48-54页
    4.3 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线损率相关性分析第54-63页
        4.3.1 随机矩阵理论的基本原理第54页
        4.3.2 单环定理第54-56页
        4.3.3 线损率相关性分析方法第56-57页
        4.3.4 算例分析第57-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附件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社团发现理论的关键输电断面辨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双转子磁通切换电机的设计及齿槽转矩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