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I的高精度采集模块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和硬件电路设计 | 第14-41页 |
2.1 系统指标 | 第14页 |
2.2 系统组成设计方案 | 第14-28页 |
2.2.1 信号调理电路方案 | 第16-19页 |
2.2.2 模数转换电路方案 | 第19-22页 |
2.2.3 ARM主控电路方案 | 第22页 |
2.2.4 PCI接口电路方案 | 第22-24页 |
2.2.5 电源模块方案 | 第24-25页 |
2.2.6 整体电路结构 | 第25-26页 |
2.2.7 下位机软件方案 | 第26-27页 |
2.2.8 上位机软件方案 | 第27-28页 |
2.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28-40页 |
2.3.1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第28-32页 |
2.3.2 模数转换部分设计 | 第32-33页 |
2.3.3 ARM主控电路设计 | 第33-34页 |
2.3.4 PCI接口电路设计 | 第34-36页 |
2.3.5 电源模块设计 | 第36-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41-55页 |
3.1 软件的设计平台和方法 | 第41-42页 |
3.2 下位机端程序的设计实现 | 第42-47页 |
3.2.1 主程序功能的设计实现 | 第42-44页 |
3.2.2 模数转换程序的设计实现 | 第44-45页 |
3.2.3 ADC功能自检的设计实现 | 第45-46页 |
3.2.4 PCI接口程序的设计实现 | 第46-47页 |
3.3 数字滤波器设计 | 第47-54页 |
3.3.1 FIR滤波器理论 | 第48页 |
3.3.2 窗函数法分析 | 第48-49页 |
3.3.3 Kaiser窗特性研究 | 第49-51页 |
3.3.4 窗算法设计及效果验证 | 第51-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上位机界面设计 | 第55-65页 |
4.1 上位机界面的设计实现 | 第55-63页 |
4.1.1 界面的设计 | 第55-56页 |
4.1.2 功能的实现 | 第56-63页 |
4.2 数据库使用的设计实现 | 第63-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调试与验证 | 第65-76页 |
5.1 硬件电路调试 | 第65-68页 |
5.1.1 上电前调试 | 第65-66页 |
5.1.2 上电后调试 | 第66-68页 |
5.2 软件系统的调试 | 第68-70页 |
5.2.1 软件调试平台 | 第68页 |
5.2.2 下位机程序调试 | 第68-69页 |
5.2.3 上位机程序调试 | 第69-70页 |
5.3 误差分析与校准设计 | 第70-73页 |
5.3.1 误差来源 | 第70-71页 |
5.3.2 校准方法设计 | 第71-73页 |
5.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73-75页 |
5.4.1 直流信号测量误差 | 第73-74页 |
5.4.2 输入信号带宽和采样率测试 | 第74-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附录 | 第81-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