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涂料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原料及辅助物料论文

阳/非离子型水性环氧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环氧酯的概述第10-14页
        1.1.1 阳离子型水性环氧酯第12页
        1.1.2 阴离子型水性环氧酯第12-13页
        1.1.3 非离子型水性环氧酯第13-14页
    1.2 水性环氧酯的成膜机理第14-16页
    1.3 水性环氧酯的应用第16-19页
        1.3.1 工业木器漆第16-17页
        1.3.2 汽车底漆第17页
        1.3.3 电泳涂料第17-18页
        1.3.4 绝缘漆第18-19页
        1.3.5 建筑材料混凝土第19页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9-20页
        1.4.2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0页
    1.5 本论文创新点第20-22页
第二章 环氧酯的合成第22-30页
    2.1 前言第22页
    2.2 主要原料第22-23页
    2.3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23-24页
    2.4 主要实验装置第24页
    2.5 实验原理第24-26页
    2.6 环氧酯的制备第26页
    2.7 环氧树脂与不饱和脂肪酸开环红外光谱分析第26-27页
    2.8 选择合适的环氧开环工艺第27-29页
        2.8.1 温度对环氧树脂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开环影响第27-28页
        2.8.2 催化剂对环氧酯合成的影响第28-29页
    2.9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阳/非离子型水性环氧酯乳液的合成与性能表征第30-40页
    3.1 前言第30页
    3.2 阳/非离子型水性环氧酯的合成第30-31页
    3.3 水性环氧酯乳液基本测试项目第31-33页
        3.3.1 乳液外观第31页
        3.3.2 粘度的测定第31-32页
        3.3.3 固含量的测定第32页
        3.3.4 粒径及其分布的测定第32页
        3.3.5 水性环氧乳液的稳定性测定第32页
        3.3.6 透射电镜(TEM)测试第32-33页
    3.4 阳/非离子亲水单体用量对乳液基本性能的影响第33-36页
        3.4.1 阳/非离子亲水单体用量对乳液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第34-36页
    3.5 不饱和脂肪酸类型对水性环氧酯乳液基本性能的影响第36-37页
    3.6 妥尔油脂肪酸用量对水性环氧酯乳液基本性能的影响第37-38页
    3.7 环氧树脂对水性环氧酯乳液基本性能的影响第38-39页
    3.8 水性环氧酯乳液透射电镜分析第39页
    3.9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水性环氧酯涂膜的性能与表征第40-49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水性环氧酯涂膜的测试项目第40-42页
        4.2.1 聚合物涂膜铅笔硬度第40页
        4.2.2 漆膜的耐性测试第40-41页
        4.2.3 漆膜的附着力的测定第41页
        4.2.4 聚合物涂膜的耐冲击性测试第41-42页
        4.2.5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42页
        4.2.6 聚合物的TG分析第42页
    4.3 阳/非离子亲水单体用量对涂膜基本性能的影响第42-44页
    4.4 不同种类的不饱和脂肪酸对涂膜基本性能的影响第44页
    4.5 不同含量的妥尔油脂肪酸对涂膜基本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4.6 不同种类的环氧树脂对涂膜基本性能的影响第45-46页
    4.7 涂膜固化后红外谱图分析第46-47页
    4.8 热重分析第47-48页
    4.9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交联剂对阳/非离子型水性环氧酯的性能影响第49-53页
    5.1 引言第49页
    5.2 交联物质对水性环氧酯乳液基本性能的影响第49-50页
    5.3 不同种类的交联物质对涂膜基本性能的影响第50-51页
    5.4 交联物质用量对水性环氧酯乳液及漆膜基本性能的影响第51页
    5.5 不同用量的环氧树脂E51对涂膜基本性能的影响第51-52页
    5.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5页
后续工作设想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件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门冬酰胺酶生产菌种复壮及5000L规模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下一篇:新型水性聚氨酯防眩光树脂的制备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