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1 创新点 | 第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2.1.1 社区与社区治理 | 第19-20页 |
2.1.2 志愿者与志愿服务 | 第20-21页 |
2.1.3 社区志愿者组织 | 第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2.1 治理理论 | 第21-22页 |
2.2.2 市场-政府失灵理论 | 第22-23页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基本要素分析--以四川省安公社区志愿者组织为例. | 第25-32页 |
3.1 管理模式 | 第25-26页 |
3.2 人员构成 | 第26-28页 |
3.3 资金渠道 | 第28-30页 |
3.4 组织文化 | 第30-32页 |
第四章 社区志愿者组织发展的问题分析 | 第32-39页 |
4.1 内部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4.1.1 社区志愿者组织管理不科学 | 第32-33页 |
4.1.2 社区志愿者组织结构不合理 | 第33-34页 |
4.1.3 社区志愿项目覆盖面窄,缺乏持续性 | 第34-35页 |
4.1.4 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监管不到位 | 第35-36页 |
4.2 外部治理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4.2.1 社区志愿者组织管理权不统一 | 第36-37页 |
4.2.2 社区志愿者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 | 第37页 |
4.2.3 志愿服务公众参与度偏低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社区志愿者组织发展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9-45页 |
5.1 社区志愿者组织发展问题的内部成因分析 | 第39-41页 |
5.1.1 社区志愿者组织治理主体观念缺失 | 第39页 |
5.1.2 社区内自组织结构发展失衡 | 第39-40页 |
5.1.3 社区志愿者组织项目运作形式化 | 第40-41页 |
5.1.4 社区志愿者组织资金筹集方式单一 | 第41页 |
5.2 社区志愿者组织发展问题的外部成因分析 | 第41-45页 |
5.2.1 政府职能下放不到位,行政主导理念过强 | 第41-42页 |
5.2.2 志愿服务立法缺失,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42-43页 |
5.2.3 社区治理文化软实力薄弱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社区志愿者组织发展问题的突破路径 | 第45-54页 |
6.1 内部突破路径 | 第45-49页 |
6.1.1 开展社区志愿组织管理培训,健全组织运行管理制度 | 第45-46页 |
6.1.2 加强社区志愿者组织建设,发展专业性社区志愿者组织 | 第46-47页 |
6.1.3 准确定位社区的志愿服务需求,把握志愿者组织发展方向 | 第47-48页 |
6.1.4 拓宽志愿服务资金渠道,大力培育社会资本 | 第48-49页 |
6.2 外部突破路径 | 第49-54页 |
6.2.1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 第49-50页 |
6.2.2 加强志愿服务立法,改善志愿服务法律环境 | 第50-51页 |
6.2.3 优化志愿服务环境,扩大社区居民的参与度 | 第51-52页 |
6.2.4 在部分地区试行“受益人补偿”机制 | 第52-5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