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1.1 火灾的文明与危害 | 第8-10页 |
1.1.2 火灾受损建筑结构修复与加固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2章 火灾对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14-22页 |
2.1 火灾高温对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影响机理 | 第14页 |
2.1.1 火灾高温对混凝土的影响机理 | 第14页 |
2.1.2 火灾高温对钢筋的影响机理 | 第14页 |
2.2 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14-21页 |
2.2.1 高温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14-18页 |
2.2.2 高温下钢筋的力学性能 | 第18-20页 |
2.2.3 高温下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性能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火灾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鉴定与检测 | 第22-41页 |
3.1 火灾后建筑结构的损伤评估与修复程序 | 第22-24页 |
3.2 现场调查和火灾温度的判定 | 第24-32页 |
3.2.1 火灾的现场调查 | 第24-25页 |
3.2.2 火灾温度的判定方法 | 第25-32页 |
3.3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常见的检测技术和手段 | 第32-37页 |
3.3.1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 第32-36页 |
3.3.2 钢筋强度的检测 | 第36页 |
3.3.3 钢筋、钢丝与混凝土粘结力损失鉴定 | 第36页 |
3.3.4 混凝土变形的检测 | 第36-37页 |
3.3.5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检测 | 第37页 |
3.4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受损程度的综合鉴定评级 | 第37-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设计 | 第41-47页 |
4.1 加固修复的原则 | 第41-42页 |
4.1.1 加固修复原则 | 第41页 |
4.1.2 加固修复材料选用原则[27] | 第41-42页 |
4.2 火灾后结构构件的剩余承载力验算 | 第42页 |
4.3 钢筋混凝土结构常用的加固方法介绍 | 第42-45页 |
4.3.1 增大截面法 | 第43页 |
4.3.2 外粘型钢法 | 第43-44页 |
4.2.3 粘贴钢板法 | 第44页 |
4.3.4 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法 | 第44-45页 |
4.3.5 增设支点法 | 第45页 |
4.4 加固修复的施工 | 第45-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工程实例分析 | 第47-73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47-48页 |
5.2 火灾现场的损伤鉴定 | 第48-54页 |
5.2.1 现场调查 | 第48-50页 |
5.2.2 火灾温度的判定和损伤评级 | 第50-54页 |
5.2.3 火灾损伤概述 | 第54页 |
5.3 火灾后材料性能的检测 | 第54-56页 |
5.3.1 检测依据 | 第54页 |
5.3.2 混凝土的强度检测 | 第54-56页 |
5.3.3 钢筋的力学性能检测 | 第56页 |
5.4 火灾后剩余承载力计算 | 第56-62页 |
5.4.1 柱的承载力验算 | 第57-58页 |
5.4.2 梁的承载力验算 | 第58-60页 |
5.4.3 板的承载力验算 | 第60-62页 |
5.5 火灾后的构件的加固设计与施工 | 第62-72页 |
5.5.1 加固的技术标准 | 第62页 |
5.5.2 加固修复对策 | 第62-63页 |
5.5.3 柱的加固设计 | 第63-68页 |
5.5.4 梁的加固设计 | 第68-70页 |
5.5.5.楼板的加固设计 | 第70-7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