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空间的表达与文化符号的提炼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主题空间的设计探索 | 第17-29页 |
2.1 主题空间主题性的确定 | 第17-26页 |
2.1.1 地域文化对主题空间的启发 | 第18-19页 |
2.1.2 自然元素对空间主题性的形成 | 第19-23页 |
2.1.3 新概念空间主题性的创作倾向 | 第23-26页 |
2.2 空间的主题设计与风格设计的辨析 | 第26-27页 |
2.3 主题空间的表达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文化符号提炼的认识和思考 | 第29-34页 |
3.1 文化符号的创意性 | 第30页 |
3.2 文化符号的认知度 | 第30-34页 |
3.2.1 选取认知度高的元素 | 第30-31页 |
3.2.2 针对诉求对象提取元素 | 第31-32页 |
3.2.3 根据设计主题提取元素 | 第32-34页 |
第四章“浙东地区渔业博物馆”设计过程分析 | 第34-41页 |
4.1 项目前期调研 | 第34-36页 |
4.1.1 项目地域资源调研 | 第34-35页 |
4.1.2 相似项目调研 | 第35-36页 |
4.2 项目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第36-37页 |
4.2.1 项目创新点 | 第36-37页 |
4.2.2 项目研究意义 | 第37页 |
4.3 参观人群分析 | 第37-38页 |
4.4 设计过程分析 | 第38-41页 |
4.4.1 空间布局分析 | 第38-39页 |
4.4.2 空间设计与表达 | 第39-41页 |
第五章“浙东地区渔业博物馆”作品展示 | 第41-50页 |
5.1 序厅 | 第41-42页 |
5.2 海底体验隧道 | 第42-43页 |
5.3 船舶展区 | 第43-45页 |
5.4 渔民文化展区 | 第45-46页 |
5.5 现代文化建设展区 | 第46-47页 |
5.6 渔业主题餐厅 | 第47-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结论 | 第50页 |
6.2 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8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6-87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