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和水平 | 第12-17页 |
1.2.1 送风气流对室内污染物分布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2 民用建筑室内的均匀排放 | 第14-15页 |
1.2.3 局部源项对建筑室内环境的影响 | 第15-17页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2 室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的研究方法及双污染源室内散发实验 | 第20-30页 |
2.1 室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的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1.1 质量平衡法 | 第20页 |
2.1.2 实验分析法 | 第20-21页 |
2.1.3 CFD数值模拟方法 | 第21页 |
2.1.4 三种预测方法的比较 | 第21-22页 |
2.2 双污染源室内散发实验 | 第22-28页 |
2.2.1 实验室介绍 | 第22-23页 |
2.2.2 实验设备及测点布置 | 第23-26页 |
2.2.3 实验测试步骤 | 第26页 |
2.2.4 实验数据 | 第26页 |
2.2.5 实验数据分析及讨论 | 第26-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CFD模拟基本理论与数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30-42页 |
3.1 CFD模拟基本理论 | 第30-31页 |
3.1.1 直接模拟 | 第30-31页 |
3.1.2 大涡模拟 | 第31页 |
3.1.3 雷诺时均方程法 | 第31页 |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1-38页 |
3.2.1 数学模型 | 第31-34页 |
3.2.2 数学模型的数值解法 | 第34-35页 |
3.2.3 模拟计算离散格式及收敛问题 | 第35-36页 |
3.2.4 材料物性的设置 | 第36-37页 |
3.2.5 近壁区流动的特点 | 第37页 |
3.2.6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7-38页 |
3.3 数值模拟验证 | 第38-40页 |
3.3.1 模型介绍 | 第39-40页 |
3.3.2 实验值与模拟值对比 | 第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 双污染源对室内浓度场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42-58页 |
4.1 单污染源浓度数值叠加场与双污染源共同作用浓度场间差异分析 | 第42-55页 |
4.1.1 物理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42-43页 |
4.1.2 网格的划分 | 第43-44页 |
4.1.3 网格无关性检验 | 第44-45页 |
4.1.4 单、双污染源散发对室内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45-55页 |
4.2 源项浓度对叠加差值的影响 | 第55-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多污染源对室内浓度场分布影响的因素研究 | 第58-76页 |
5.1 污染源数量对室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58-64页 |
5.1.1 建立物理模型及确定边界条件 | 第58-59页 |
5.1.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59-64页 |
5.2 污染源源项浓度对室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64-66页 |
5.2.1 建立物理模型及确定边界条件 | 第65页 |
5.2.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65-66页 |
5.3 污染源之间相对距离对室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66-71页 |
5.3.1 建立物理模型及确定边界条件 | 第67-68页 |
5.3.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68-71页 |
5.4 污染源高度对室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71-74页 |
5.4.1 建立物理模型及确定边界条件 | 第71页 |
5.4.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71-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研究结论总结 | 第76-7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