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论我国公司竞业限制制度立法的完善

摘要第5-7页
ABSTBACT第7-8页
引言第12-20页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 研究的背景第12页
        2.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三)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第16-17页
    (四) 论文创新点第17-20页
一、公司竞业限制制度的基本理论第20-26页
    (一) 竞业限制制度的概念第20页
    (二) 竞业限制制度的分类第20-22页
        1. 法定的竞业限制和约定的竞业限制第21页
        2. 在职的竞业限制和离职的竞业限制第21-22页
        3. 绝对的竞业限制与相对的竞业限制第22页
    (三) 竞业限制制度的价值分析第22-26页
        1. 竞业限制制度对公司的价值第22-23页
        2. 竞业限制制度对特定地位人的价值第23-24页
        3. 竞业限制制度对公司投资者的价值第24页
        4. 竞业限制制度对市场经济的价值第24-26页
二、我国公司竞业限制制度的立法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6-34页
    (一) 我国公司竞业限制制度的立法现状第26-27页
    (二) 我国公司竞业限制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7-32页
        1. 未对竞业行为进行法律界定第27-28页
        2. 竞业限制的主体外延相对较窄第28页
        3. 竞业限制的时间、地域范围立法模糊第28-29页
        4. 竞业限制豁免程序空缺第29-30页
        5. 现行法律救济体系不够完善第30-31页
        6. 出现公司法与刑法之间相互不衔接第31-32页
    (三) 我国公司竞业限制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34页
        1. 立法上存在缺陷第32-33页
        2. 监督部门的低效第33页
        3. 信息披露的不透明第33-34页
三、国外公司法竞业限制制度的介绍及启示第34-44页
    (一) 美国第34-37页
    (二) 德国第37-39页
    (三) 日本第39-40页
    (四) 国外竞业限制制度的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第40-44页
四、我国公司竞业限制制度立法的完善建议第44-56页
    (一) 对竞业行为进行明确界定第44-45页
    (二) 扩大竞业限制的主体范围第45-48页
        1. 将公司监事纳入竞业限制的主体范围第45-46页
        2. 将公司控股股东纳入公司竞业限制的主体范围第46-48页
    (三) 对离职董事、高管人员进行适当的竞业限制第48-50页
    (四) 公司竞业限制制度豁免程序的设计第50-53页
        1. 我国公司竞业限制制度的豁免第50-51页
        2. 批准机关的设置第51-52页
        3. 批准程序的设置第52-53页
    (五) 公司竞业限制制度法律救济手段的完善第53-54页
    (六) 刑事责任的完善第54-56页
结语第56-58页
致谢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协)会发展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教唆犯认识错误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