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免疫学论文

黄芪多糖的提取及其提高植物抗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黄芪多糖的研究现状第8-9页
        1.1.1 黄芪多糖的提取第8页
        1.1.2 黄芪多糖的化学结构与用途第8-9页
    1.2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研究概况第9-12页
        1.2.1 植物诱导抗病性第9页
        1.2.2 植物疫苗第9-12页
    1.3 糖链植物疫苗对植物的作用机制第12-13页
        1.3.1 组织病理学机制及对生长发育的调节第12-13页
        1.3.2 生理生化机制第13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5-22页
    2.1 试验材料第15页
        2.1.1 供试植物第15页
        2.1.2 供试菌株第15页
        2.1.3 主要的化学试剂第15页
        2.1.4 主要仪器第15页
    2.2 试验方法第15-21页
        2.2.1 黄芪多糖的提取与纯化第15-17页
        2.2.2 黄芪多糖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第17-18页
        2.2.3 黄芪多糖对四种林木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第18页
        2.2.4 黄芪多糖对小叶杨逆境胁迫条件下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第18-19页
        2.2.5 黄芪多糖对接种病原菌后小叶杨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19-21页
    2.3 数据处理第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2-46页
    3.1 黄芪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的确定第22-27页
        3.1.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2页
        3.1.2 单因素实验设计探究黄芪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第22-25页
        3.1.3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与分析第25页
        3.1.4 黄芪多糖的分离纯化第25-27页
    3.2 黄芪多糖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第27-28页
        3.2.1 黄芪多糖对番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第27页
        3.2.2 黄芪多糖对番茄幼苗根长和茎长的影响第27-28页
        3.2.3 黄芪多糖对番茄幼苗鲜重和干重的影响第28页
    3.3 黄芪多糖对几种林木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第28-29页
    3.4 黄芪多糖对小叶杨低温胁迫下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第29-33页
        3.4.1 黄芪多糖对小叶杨低温胁迫下CAT活性的影响第29-30页
        3.4.2 黄芪多糖对小叶杨低温胁迫下POD活性的影响第30页
        3.4.3 黄芪多糖对小叶杨低温胁迫下SOD活性的影响第30-31页
        3.4.4 黄芪多糖对小叶杨叶绿素含量影响的研究第31-33页
    3.5 黄芪多糖对小叶杨干旱胁迫下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第33-35页
        3.5.1 黄芪多糖对小叶杨干旱胁迫下CAT活性的影响第33-34页
        3.5.2 黄芪多糖对小叶杨干旱胁迫下POD活性的影响第34页
        3.5.3 黄芪多糖对小叶杨干旱胁迫下SOD活性的影响第34-35页
    3.6 黄芪多糖对接种病原菌后小叶杨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35-40页
        3.6.1 黄芪多糖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35-36页
        3.6.2 黄芪多糖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36页
        3.6.3 黄芪多糖对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影响第36-37页
        3.6.4 黄芪多糖对总酚含量的影响第37-38页
        3.6.5 黄芪多糖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8-40页
    3.7 讨论第40-45页
        3.7.1 黄芪多糖的提取与纯化第40-41页
        3.7.2 黄芪多糖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第41页
        3.7.3 黄芪多糖对几种林木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第41-42页
        3.7.4 黄芪多糖对小叶杨胁迫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42-43页
        3.7.5 黄芪多糖对接种病原菌后小叶杨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43-45页
    3.8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灵芝细胞悬浮培养中高表达灵芝鲨烯合酶基因提高灵芝酸单体的生产
下一篇:模拟增温和降水减少对旱作农田土壤呼吸和N2O通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