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部分 多羧酸配体d-f金属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的研究 | 第12-82页 |
第一章 金属—有机框架物的研究进展 | 第13-38页 |
1.1 金属—有机框架物的研究概述 | 第13-15页 |
1.2 金属—有机框架物的形成机理和合成方法 | 第15页 |
1.3 金属—有机框架物的研究理论 | 第15-19页 |
1.4 金属—有机框架物的研究现状 | 第19-32页 |
1.4.1 主族金属金属—有机框架物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4.2 过渡金属金属—有机框架物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4.3 稀土金属—有机框架物的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1.4.4 d-f杂金属—有机框架物的研究现状 | 第27-32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第二章 三维3d-4f杂金属—有机框架物:{[Co(H_2O)_6]·[Ln_2(ODA)_6Co_2]·6H_2O}_n[Ln=Gd(2a),Dy(2b),Er(2c)]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 第38-61页 |
2.1 引言 | 第38-39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39-40页 |
2.2.1 试剂 | 第39页 |
2.2.2 仪器 | 第39-40页 |
2.3 金属—有机框架物(2a)~(2c)的合成与表征 | 第40-45页 |
2.3.1 金属—有机框架物(2a)~(2c)的合成 | 第40页 |
2.3.2 组装机理的推测 | 第40页 |
2.3.3 金属—有机框架物(2a)~(2c)的单晶结构分析 | 第40-45页 |
2.4 金属—有机框架物(2a)~(2c)的PXRD与TGA分析 | 第45-46页 |
2.5 金属—有机框架物(2a)~(2c)的磁性研究 | 第46-51页 |
2.6 金属—有机框架物(2a)~(2c)的离子交换性质的研究 | 第51-52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61页 |
第三章 三维4d-4f杂金属-有机框架物:{[Cd(H_2O)_6]·[Ln_2(ODA)_6Cd_2]·mH_2O}n,Ln=Gd(3a),Tb(3b),Dy(3c),Ho(3d),Er(3e),Tm(3f)和Lu(3g)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 第61-82页 |
3.1 引言 | 第61-62页 |
3.2 试剂与仪器 | 第62-63页 |
3.2.1 试剂 | 第62页 |
3.2.2 仪器 | 第62-63页 |
3.3 金属—有机框架物(3a)~(3g)的合成与表征 | 第63-69页 |
3.3.1 金属—有机框架物(3a)~(3g)的合成 | 第63-64页 |
3.3.2 组装机理的推测 | 第64页 |
3.3.3 金属—有机框架物(3a)~(3g)的单晶结构分析 | 第64-69页 |
3.4 金属—有机框架物(3a)~(3g)的PXRD与TGA分析 | 第69-71页 |
3.5 金属—有机框架物(3b)的荧光性质 | 第71-7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附录 | 第78-82页 |
第二部分 新型单茂稀土有机化合物的研究 | 第82-144页 |
第四章 单茂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83-97页 |
4.1 引言 | 第83页 |
4.2 单茂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83-86页 |
4.3 阳离子型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86-91页 |
4.3.1 阳离子型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概括 | 第86-87页 |
4.3.2 阳离子型茂金属有机化合物 | 第87-89页 |
4.3.3 阳离子型非茂金属有机化合物 | 第89-91页 |
4.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91-94页 |
4.5.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第五章 阳离子型的杂原子单茂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催化烯烃聚合反应的研究 | 第97-129页 |
5.1 引言 | 第97-9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8-105页 |
5.2.1 仪器和试剂 | 第98页 |
5.2.2 聚合反应操作 | 第98-99页 |
5.2.3 分析与测试 | 第99-100页 |
5.2.4 杂原子单茂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100-105页 |
5.3 结果和讨论 | 第105-125页 |
5.3.1 杂原子单茂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 第105-106页 |
5.3.2 杂原子单茂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晶体结构分析 | 第106-110页 |
5.3.3 钪阳离子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 第110-112页 |
5.3.4. 单茂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反应 | 第112-115页 |
5.3.5. 阳离子型杂原子单茂钪邻氨基苄基化合物的催化性能:乙烯和降冰片共烯共聚反应以及其他共聚反应 | 第115-12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28页 |
附录 | 第128-129页 |
第六章 含吡咯基的三核稀土多甲基亚甲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反应性质的研究 | 第129-144页 |
6.1 引言 | 第129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29-132页 |
6.2.1 仪器和试剂 | 第129页 |
6.2.2 杂原子单茂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129-132页 |
6.3 结果和讨论 | 第132-137页 |
6.3.1 杂原子单茂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含吡咯基的三核稀土多甲基亚甲基化合物的合成 | 第132-136页 |
6.3.2 稀土金属四甲基亚甲基化合物和酮的反应 | 第136-13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0页 |
附录 | 第140-144页 |
全文小结 | 第144-145页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目录 | 第145-147页 |
致谢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