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真空电子学(电子物理学)论文--凝聚态物理学论文

磁场穿透深度测量装置的设计及其在超导序参量研究中的应用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2页
    1.1 超导发展历程第13-16页
    1.2 超导穿透深度研究概述第16-29页
        1.2.1 铜氧化合物第17-21页
        1.2.2 铁基超导第21-25页
        1.2.3 多能带超导第25-27页
        1.2.4 重费米子超导第27-28页
        1.2.5 非中心对称超导第28-29页
    1.3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组织结构第29-32页
第二章 超导序参量对称性和穿透深度第32-52页
    2.1 超导配对对称性第32-34页
    2.2 准粒子态密度和超导能隙对称性第34-36页
    2.3 伦敦穿透深度第36-39页
    2.4 准粒子态密度与穿透深度、超流密度的关系第39-42页
    2.5 半经典模型近似第42-44页
    2.6 多能带超导超流响应函数的性质第44-52页
        2.6.1 α两能带模型第45-47页
        2.6.2 γ两能带模型第47-52页
第三章 穿透深度测量方法概述第52-62页
    3.1 μ介子自旋弛豫法第52-54页
    3.2 双线圈互感法第54-55页
    3.3 SQUID磁强计第55-57页
    3.4 磁力显微镜第57-59页
    3.5 表面微波阻抗法第59-62页
第四章 隧道二极管共振器的设计与调试第62-92页
    4.1 低温技术第62-68页
        4.1.1 稀释制冷机第62-65页
        4.1.2 3He制冷机第65-66页
        4.1.3 弱连接控温系统第66-68页
    4.2 电感法穿透深度测量原理第68-72页
    4.3 隧道二极管共振器的设计第72-79页
        4.3.1 隧道二极管简介第73-74页
        4.3.2 低温电路设计第74-77页
        4.3.3 室温电路第77-79页
    4.4 TDO的机械设计第79-83页
        4.4.1 TDO在~3He制冷机上的设计第79-81页
        4.4.2 TDO在稀释制冷机上的设计第81-83页
    4.5 TDO测量系统调试和校准第83-92页
        4.5.1 测量系统调试第83-86页
        4.5.2 样品G因子的校准第86-92页
第五章 填充式方钴矿超导PrPt_4Ge_(12)、LaPt_4Ge_(12)序参量的研究第92-114页
    5.1 引言第92-94页
    5.2 样品的合成与表征第94-96页
    5.3 PrPt _4Ge_(12)序参量的研究第96-103页
        5.3.1 伦敦穿透深度和超流密度第96-100页
        5.3.2 比热第100-103页
    5.4 LaPt4Ge12序参量的研究第103-110页
        5.4.1 伦敦穿透深度和超流密度第103-106页
        5.4.2 TF-μSR实验结果第106-110页
    5.5 讨论第110-112页
    5.6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六章 非中心对称超导BiPd穿透深度的研究第114-124页
    6.1 简介第114-115页
    6.2 实验方法第115-116页
    6.3 实验结果第116-121页
    6.4 讨论第121-123页
    6.5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第七章 LaNiGa_2序参量对称性的研究第124-137页
    7.1 简介第124页
    7.2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第124-126页
    7.3 穿透深度和超流密度第126-129页
    7.4 比热第129-130页
    7.5 上临界磁场第130-133页
    7.6 讨论第133-136页
    7.7 本章小结第136-137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37-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9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49-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嵌合基因结构对发夹RNA介导的病毒抗性的影响及双抗转基因水稻新材料的培育
下一篇:新机制载能离子束制备的晶体激光波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