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柱状受限空间圆形射流流场实验研究与数值计算方法 | 第15-37页 |
2.1 研究对象与实验模型 | 第15-16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2.1.2 模型及实验台介绍 | 第15-16页 |
2.2 测点布置及测量方法 | 第16-20页 |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0-25页 |
2.3.1 不同直径比轴线衰减及壁面压强实验 | 第20-23页 |
2.3.2 圆断面流场分布实验 | 第23-24页 |
2.3.3 定点发烟实验 | 第24-25页 |
2.4 物理模型的建立与简化 | 第25-26页 |
2.5 数值计算方法与实验验证 | 第26-35页 |
2.5.1 基本假设与控制方程 | 第26-28页 |
2.5.2 湍流模型的选择 | 第28-29页 |
2.5.3 边界条件设置 | 第29页 |
2.5.4 计算域的选择 | 第29-32页 |
2.5.5 网格划分与无关性验证 | 第32-33页 |
2.5.6 数值模拟方法的验证 | 第33-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柱状受限空间圆形射流流场数值研究 | 第37-60页 |
3.1 柱状受限空间圆形射流基本流型和流动分区 | 第37-38页 |
3.2 柱状受限空间圆形射流边界因素的影响 | 第38-58页 |
3.2.1 入口形状对圆形受限射流流场特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3.2.2 速度大小对圆形受限射流流场特性的影响 | 第40-43页 |
3.2.3 受限结构直径比对圆形受限射流流场特性的影响 | 第43-49页 |
3.2.4 湍流度对圆形受限射流流场特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3.2.5 速度分布对圆形受限射流流场特性的影响 | 第50-53页 |
3.2.6 速度方向对圆形受限射流流场特性的影响 | 第53-55页 |
3.2.7 出口形式对圆形受限射流流场特性的影响 | 第55-57页 |
3.2.8 圆筒长度对圆形受限射流流场特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4.障碍物与污染物影响下柱状受限空间圆形射流流场特性数值研究 | 第60-74页 |
4.1 物理模型的建立与边界条件设置 | 第60-61页 |
4.2 障碍物影响下的圆形受限射流流场特性 | 第61-64页 |
4.3 污染物影响下的圆形受限射流流场特性 | 第64-66页 |
4.4 障碍物与污染物共同作用下的圆形受限射流流场特性 | 第66-72页 |
4.5 对人员的操作位置建议 | 第72-7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5.环流区的形成机理分析及减小策略 | 第74-80页 |
5.1 环流区的形成机理分析 | 第74-75页 |
5.1.1 边壁约束下的巻吸补充特征 | 第74页 |
5.1.2 逆压梯度的形成机理 | 第74-75页 |
5.1.3 边界层分离特征 | 第75页 |
5.2 减小环流段的措施 | 第75-78页 |
5.2.1 多孔介质消除环流区 | 第75-77页 |
5.2.2 双股射流减小环流区 | 第77-7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80-83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