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广州西塔联合体总承包管理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背景第9-11页
        1.1.1 国内建筑市场承包经营现状第9-10页
        1.1.2 我国建筑企业参与国际工程承包现状第10-11页
    1.2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页
        1.4.2 研究思路第14页
        1.4.3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 论文结构第15-16页
2.联合体总承包相关理论第16-24页
    2.1 工程总承包相关理论第16-20页
        2.1.1 工程总承包概念、优势与特点第16页
        2.1.2 工程总承包的模式第16-20页
        2.1.3 工程总承包的相关法律规定第20页
    2.2 联合体总承包相关理论第20-24页
        2.2.1 联合体总承包概念及、优势与特点第20-21页
        2.2.2 联合体总承包的相关法律规定第21-22页
        2.2.3 实施联合体总承包的动因第22-24页
3.广州西塔工程项目承包模式的选择第24-41页
    3.1 广州西塔工程项目概况第24-25页
    3.2 广州西塔联合体总承包模式的选择第25-32页
        3.2.1 广州西塔的工程特点与难点第25-27页
        3.2.2 联合体总承包的选择第27-28页
        3.2.3 总承包模式的选择第28页
        3.2.4 联合体组成与协议第28-30页
        3.2.5 联合体运作模式第30页
        3.2.6 项目管理委员会和总包项目部第30-31页
        3.2.7 联合体内部沟通和协调第31-32页
    3.3 广州西塔联合体总包项目部的组成及运行机制第32-37页
        3.3.1 联合体总承包项目部组建的背景与目标第32-33页
        3.3.2 联合体总包项目部的组建第33-36页
        3.3.3 联合体总包项目部管理纲要第36-37页
    3.4 广州西塔联合体项目总承包的运行管理第37-39页
        3.4.1 本项目总承包管理体系第37-38页
        3.4.2 不同于一般项目的特点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广州西塔项目质量、进度、成本管理第41-54页
    4.1 本项目质量管理第41-45页
        4.1.1 质量管理概述第41-42页
        4.1.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第42-43页
        4.1.3 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第43-45页
    4.2 本项目进度管理第45-49页
        4.2.1 进度的计划与部署第45-48页
        4.2.2 进度管理的主要措施第48-49页
        4.2.3 进度管理的经验与效果第49页
    4.3 本项目成本管理第49-51页
        4.3.1 成本管理概述第49页
        4.3.2 成本的特点与措施第49-50页
        4.3.3 成本管理的经验与成果第50-51页
    4.4 本项目联合体总承包的利好效果第51-52页
        4.4.1 质量管理方面第51页
        4.4.2 进度管理方面第51-52页
        4.4.3 成本管理方面第52页
    4.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5.广州西塔项目安全环境与节能管理第54-59页
    5.1 本项目安全管理第54-57页
        5.1.1 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第54页
        5.1.2 安全管理的模式第54-55页
        5.1.3 安全管理的实施第55-57页
    5.2 本项目环境节能管理第57-59页
        5.2.1 环境节能管理相关要求(规定)第57页
        5.2.2 环境节能管理的效果第57-59页
6.广州西塔项目的合同管理第59-61页
    6.1 本项目合同的体系第59页
    6.2 本项目合同管理的标准化第59-60页
    6.3 本章小结第60-61页
7.结 论第61-63页
    7.1 本文研究成果第61页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局布索预应力钢框架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某既有钢筋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加固方法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