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21页 |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三)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 第16-17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五)研究实施的周期及步骤 | 第18-20页 |
(六)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一、侘寂美学与现代生活 | 第21-32页 |
(一)侘寂美学的界定 | 第21-28页 |
1.器物与空间的关系 | 第21-22页 |
2.侘寂美学的应用特点 | 第22-28页 |
(二)侘寂美学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 第28-32页 |
1.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审美偏倚 | 第28-29页 |
2.侘寂美学观念介入的启示作用 | 第29-32页 |
二、个旧锡器的发展现状及所遇困境 | 第32-42页 |
(一)个旧锡器的发展现状 | 第32-36页 |
1.锡器历史变迁 | 第32-33页 |
2.个旧锡器产业环境 | 第33-35页 |
3.个旧锡器工艺特色 | 第35-36页 |
(二)个旧锡器发展所遇困境 | 第36-42页 |
1.社区的脱节与误读致使工艺孤立 | 第36-37页 |
2.资源的消耗与替代带来产业萧条 | 第37-38页 |
3.工艺的局限与制约阻碍发展空间 | 第38-39页 |
4.产品的同质与单一导致市场狭隘 | 第39-42页 |
三、“侘寂美学”对锡器设计的借鉴意义 | 第42-46页 |
(一)器物、时间、空间的理念 | 第42-43页 |
(二)绿色环保的设计思路 | 第43-44页 |
(三)极简风格的审美趋向 | 第44-46页 |
四、侘寂美学在个旧锡器中的实践探索 | 第46-62页 |
(一)个旧锡器发展的一些建议 | 第46-47页 |
(二)传统技艺的新视角——“山水涧”系列作品 | 第47-53页 |
(三)“新”材料的介入与补充——“择木而锡”茶具系列作品 | 第53-57页 |
(四)静谧空间中的器物——“拙朴之器”花器系列作品 | 第57-60页 |
(五)转瞬之间的记录者——“肆意天成”系列作品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 | 第66-96页 |
附录一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6-69页 |
附录二 田野调研表 | 第69-70页 |
附录三 调研报告 | 第70-92页 |
附录四 访谈录 | 第92-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