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高速五轴加工中心万能铣头关键部件的可靠性分析及软件开发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2页
    1.2 加工中心万能铣头主轴简介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3-14页
        1.3.1 国外加工中心万能铣头主轴的可靠性研究状况第13页
        1.3.2 国内加工中心万能铣头主轴的可靠性研究状况第13-14页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第14-16页
        1.4.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4.2 内容安排第15-16页
第二章 主轴的有限元建模第16-35页
    2.1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第16-21页
        2.1.1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第16-19页
        2.1.2 静力变形的有限元分析第19-21页
    2.2 主轴的三维结构建模第21-25页
        2.2.1 主轴的三维结构图第21-22页
        2.2.2 主轴的单元类型选择第22-23页
        2.2.3 主轴的三维结构有限元建模第23-25页
    2.3 主轴有限元模型的约束及载荷加载第25-34页
        2.3.1 轴承简化第25-30页
        2.3.2 主轴约束加载第30页
        2.3.3 切削力的计算与切削力的加载第30-33页
        2.3.4 主轴旋转载荷的加载第33-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主轴的热失效分析第35-46页
    3.1 热分析有限元的基本原理第35-37页
        3.1.1 热传导方程第35-36页
        3.1.2 热边界条件第36-37页
    3.2 主轴的热源分析第37-38页
    3.3 主轴的温度试验方案第38-39页
    3.4 主轴热载荷的分析及加载第39-42页
        3.4.1 主轴轴承发热量计算第39-40页
        3.4.2 主轴系统热量的传递方式及热性能系数的确定第40-41页
        3.4.3 主轴热载荷加载第41-42页
    3.5 主轴热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第42-45页
        3.5.1 主轴热仿真的结果第42-43页
        3.5.2 主轴试验结果数据第43-44页
        3.5.3 热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主轴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第44-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主轴的磨损失效分析第46-55页
    4.1 动态有限元分析的基础原理第46-47页
    4.2 磨损经验关系第47-50页
        4.2.1 磨损量与振幅的经验关系第47-48页
        4.2.2 磨损与时间的经验关系第48-49页
        4.2.3 通过磨损估算MTBF第49-50页
    4.3 主轴试验与寿命验证第50-54页
        4.3.1 旋转切削主轴振动有限元仿真第50-52页
        4.3.2 主轴试验设计及试验数据第52页
        4.3.3 主轴MTBF估算第52-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机械可靠性分析软件实现第55-73页
    5.1 机械可靠性分析软件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简介第55-58页
        5.1.1 机械可靠性分析软件国内外研究成果第55-57页
        5.1.2 UESTC_IORE机械可靠性分析软件简介第57-58页
    5.2 UESTC_IORE软件主要功能模块介绍第58-65页
        5.2.1 前处理模块第58-59页
        5.2.2 结构力学分析模块及热分析模块第59-60页
        5.2.3 后处理模块第60-65页
    5.3 UESTC_IORE软件在主轴上的应用第65-72页
        5.3.1 主轴的随机性分析第66-68页
        5.3.2 主轴的可靠性指标计算第68-69页
        5.3.3 主轴的热失效分析第69-71页
        5.3.4 主轴的磨损失效分析第71-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6.1 总结第73页
    6.2 展望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带钢连续退火炉内张力设定技术研究
下一篇:电流脉冲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