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高职新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心理成因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1页
    1.1 手机依赖第9-13页
        1.1.1 手机依赖的概念第9-10页
        1.1.2 手机依赖的结构及测量第10-11页
        1.1.3 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讨论分析第11-13页
    1.2 应对方式第13-14页
        1.2.1 应对方式的概念第13-14页
        1.2.2 应对方式的结构类型及测量第14页
    1.3 孤独感第14-17页
        1.3.1 孤独感的概念第14-15页
        1.3.2 孤独感的结构类型与测量第15-16页
        1.3.3 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第16-17页
    1.4 社会支持第17-19页
        1.4.1 社会支持的概念第17页
        1.4.2 社会支持的结构类型与测量第17-18页
        1.4.3 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1.5 交流恐惧第19-21页
        1.5.1 交流恐惧的概念第19-20页
        1.5.2 交流恐惧的测量第20-21页
第二章 问题提出第21-22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22-24页
    3.1 被试第22页
    3.2 研究工具第22-23页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第23-24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24-33页
    4.1 贵州省高职新生的手机依赖现状第24-29页
        4.1.1 贵州省高职新生手机依赖的基本状况第24页
        4.1.2 不同性别高职新生的手机依赖差异分析第24页
        4.1.3 不同专业类型高职新生的手机依赖差异分析第24-25页
        4.1.4 高职新生手机依赖的恋爱差异第25-26页
        4.1.5 高职新生手机依赖的城乡差异第26页
        4.1.6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高职新生的手机依赖状况第26页
        4.1.7 不同每月话费高职新生的手机依赖状况第26-27页
        4.1.8 高职新生手机依赖的学习成绩差异分析第27页
        4.1.9 高职新生手机依赖的学习氛围差异分析第27-28页
        4.1.10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高职新生的手机依赖状况第28-29页
    4.2 贵州省高职新生手机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第29页
    4.3 高职新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第29页
    4.4 高职新生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第29-30页
    4.5 高职新生手机依赖与交流恐惧的相关分析第30页
    4.6 高职新生手机依赖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第30-31页
    4.7 高职新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回归分析第31页
    4.8 高职新生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第31页
    4.9 高职新生手机依赖与交流恐惧的回归分析第31-33页
第五章 讨论第33-37页
    5.1 贵州省高职新生手机依赖现状特点第33-35页
    5.2 应对方式对贵州省高职新生手机依赖的影响第35页
    5.3 孤独感对贵州省高职新生手机依赖的影响第35-36页
    5.4 社会支持对贵州省高职新生手机依赖的影响第36页
    5.5 交流恐惧对贵州省高职新生手机依赖的影响第36-37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第37-39页
    6.1 本研究得到的重要结论第37页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附录第42-48页
攻读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理学硕士研究生高专业认同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宋代照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