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1.1 三次采油概述 | 第10-13页 |
1.1.1 提高采收率(EOR) | 第10-11页 |
1.1.2 三次采油技术分类及原理 | 第11-13页 |
1.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 第13-18页 |
1.2.1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 第13-15页 |
1.2.2 复合驱对表面活性剂的基本要求 | 第15页 |
1.2.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 第15-17页 |
1.2.4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 第17-18页 |
1.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损失 | 第18-19页 |
1.3.1 表面活性剂类型与吸附损失 | 第18页 |
1.3.2 降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损失 | 第18-19页 |
1.4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吸附机理及吸附等温线 | 第19-23页 |
1.4.1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吸附机理 | 第19-20页 |
1.4.2 吸附等温线 | 第20-22页 |
1.4.3 吸附等温方程式 | 第22页 |
1.4.4 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吸附量的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3-25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羟磺基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精细合成及表征 | 第25-30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实验药品 | 第25-26页 |
2.3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2.4 合成步骤 | 第26-28页 |
2.4.1 腰果酚缩水甘油醚的合成 | 第26-27页 |
2.4.2 腰果酚叔胺的合成 | 第27-28页 |
2.4.3 羟磺基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第28页 |
2.5 羟磺基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质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吸附性能研究 | 第30-38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3.3 吸附量的测定方法 | 第31页 |
3.4 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浓度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3.5 实验参数的确定 | 第32-34页 |
3.5.1 固液比的确定 | 第32-33页 |
3.5.2 饱和吸附时间的确定 | 第33-34页 |
3.6 腰果酚两性表面活性剂吸附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3.6.1 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34页 |
3.6.2 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3.7 表面活性剂在石英砂、净砂、油砂上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助剂对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吸附性能影响 | 第38-45页 |
4.1 盐对腰果酚两性表面活性剂吸附量影响 | 第38-40页 |
4.2 碱对腰果酚两性表面活性剂吸附量影响 | 第40-42页 |
4.3 醇对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吸附量影响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详细摘要 | 第55-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