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免疫学论文

鹅MAVS介导的Ⅰ型干扰素通路激活与其抗病毒作用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符号说明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7页
    1.1 MAVS介导的抗病毒先天性免疫第11-13页
    1.2 线粒体介导的抗病毒先天性免疫第13-15页
        1.2.1 NLRP3第13页
        1.2.2 TLRs第13-14页
        1.2.3 NLRX1第14页
        1.2.4 IRGM第14-15页
    1.3 线粒体DNA对先天性免疫的调节第15-16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第二章 鹅MAVS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17-25页
    2.1 材料第17-18页
        2.1.1 动物材料第17页
        2.1.2 病毒与菌株第17页
        2.1.3 试剂与载体第17页
        2.1.4 主要仪器第17页
        2.1.5 主要试剂配制第17-18页
    2.2 方法第18-20页
        2.2.1 GEF的制备第18页
        2.2.2 细胞RNA的提取及反转录第18-19页
        2.2.3 鹅MAVS基因的扩增及其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第19-20页
        2.2.4 正常鹅各组织内MAVS的mRNA水平检测第20页
    2.3 绪果第20-24页
        2.3.1 鹅MAVS基因overlap扩增结果第20-21页
        2.3.2 鹅MAVS基因真核表达质粒鉴定第21页
        2.3.3 鹅MAVS基因序列分析第21-22页
        2.3.4 MAVS序列进化分析第22-23页
        2.3.5 MAVS在正常鹅体内的分布第23-24页
    2.4 讨论第24-25页
第三章 鹅MAVS在GEF中激活干扰素信号途径第25-32页
    3.1 材料第25-26页
        3.1.1 细胞系与质粒第25页
        3.1.2 试剂与抗体第25页
        3.1.3 主要仪器第25-26页
        3.1.4 主要试剂配制第26页
    3.2 方法第26-29页
        3.2.1 HEK-293T细胞转染hMAVS、cMAVS和gMAVS第26页
        3.2.2 Western-blot检测hMAVS、cMAVS和gMAVS的蛋白表达第26-27页
        3.2.3 细胞内总RNA提取与Real-time PCR第27-28页
        3.2.4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第28-29页
    3.3 结果第29-31页
        3.3.1 hMAVS、cMAVS和gMAVS在293T细胞中稳定表达第29页
        3.3.2 hMAVS、cMAVS和gMAVS在GEF中对其ISGs转录水平的影响第29-30页
        3.3.3 hMAVS、cMAVS和gMAVS在293T中对其ISGs转录水平的影响第30页
        3.3.4 hMAVS、cMAVS和gMAVS在293T中对人源IFN-β和ISRE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第30-31页
        3.3.5 hMAVS、cMAVS和gMAVS在DF-1中对鸡源IFN-β和IRF-7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第31页
    3.4 讨论第31-32页
第四章 鹅MAVS各功能结构域的缺失对MAVS介导干扰素通路激活的影响第32-42页
    4.1 材料第32-34页
        4.1.1 细胞与质粒第32页
        4.1.2 试剂与抗体第32-33页
        4.1.3 主要仪器第33页
        4.1.4 主要试剂配制第33-34页
    4.2 方法第34-37页
        4.2.1 构建gMAVS缺失CARD、TM、PRR、DM1、DM2区的质粒第34页
        4.2.2 Western-blot检测一系列gMAVS缺失质粒的蛋白表达第34-35页
        4.2.3 GEF内总RNA提取与Real-time PCR第35-36页
        4.2.4 免疫共沉淀(CO-IP)第36-37页
    4.3 结果第37-41页
        4.3.1 鹅MAVS基因真核表达质粒鉴定第37页
        4.3.2 ΔCARD、ATM、APRR、ADM1和ADM2在GEF中稳定表达第37-39页
        4.3.3 gMAVS的CARD、TM和PRR区对下游ISGs转录水平的影响第39页
        4.3.4 gMAVS的DM1和DM2区对下游ISGs转录水平的影响第39-40页
        4.3.5 gMAVS的CARD区、TM区和PRR区对RIG-I互作的影响第40-41页
    4.4 讨论第41-42页
第五章 鹅MAVS对新城疫病毒复制的影响第42-47页
    5.1 材料第42-43页
        5.1.1 细胞系与质粒第42页
        5.1.2 毒株第42页
        5.1.3 试剂与抗体第42页
        5.1.4 主要仪器第42-43页
    5.2 方法第43-44页
        5.2.1 GEF转染gMAVS质粒第43页
        5.2.2 NDV Herts/33感染GEF第43页
        5.2.3 细胞内总RNA提取与Real-time PCR第43-44页
    5.3 结果第44-46页
        5.3.1 在GEF中过表达gMAVS后上调其转录水平第44-45页
        5.3.2 gMAVS在GEF中对NDV NP转录水平的影响第45页
        5.3.3 gMAVS在GEF感染NDV后对下游ISGs转录水平的影响第45-46页
    5.4 讨论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黏附侵袭性大肠杆菌fliC、fimH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相关功能性分析
下一篇:2016-2017年我国部分地区NDV病原学监测及两种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