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DS呼吸丙酮分析仪研制与临床应用
英文缩略词表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6页 |
1.1.1 糖尿病简介 | 第11-12页 |
1.1.2 糖尿病的诊断方法 | 第12-14页 |
1.1.3 呼吸分析 | 第14-16页 |
1.2 糖尿病的生物标志物 | 第16-25页 |
1.2.1 呼吸丙酮的代谢路径 | 第16-19页 |
1.2.2 呼吸丙酮与血糖 | 第19-21页 |
1.2.3 呼吸丙酮检测的技术手段 | 第21-23页 |
1.2.4 呼吸丙酮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1.3 本课题提出依据 | 第25-26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基于CRDS的呼吸分析仪原理 | 第27-38页 |
2.1 腔衰荡光谱 | 第27-31页 |
2.1.1 腔衰荡光谱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2.1.2 腔衰荡光谱发展历史 | 第28-29页 |
2.1.3 腔衰荡光谱的应用 | 第29-31页 |
2.2 丙酮吸收光谱 | 第31-34页 |
2.2.1 分子光谱 | 第31-32页 |
2.2.2 丙酮的红外光谱 | 第32-33页 |
2.2.3 丙酮的紫外光谱 | 第33-34页 |
2.3 光谱数据处理算法 | 第34-36页 |
2.3.1 衰荡时间常数处理算法 | 第34-35页 |
2.3.2 丙酮浓度计算方法 | 第35-36页 |
2.4 系统误差分析 | 第36-38页 |
第三章 CRDS系统及便携式仪器系统设计 | 第38-48页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8页 |
3.2 激光模块 | 第38-39页 |
3.3 压控衰荡腔 | 第39-40页 |
3.4 进样系统 | 第40-41页 |
3.5 光电检测 | 第41-44页 |
3.6 数据采集 | 第44-45页 |
3.7 供电系统 | 第45-46页 |
3.8 机械设计 | 第46-47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仪器软件系统 | 第48-58页 |
4.1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 第48-50页 |
4.2 数据采集通讯协议 | 第50-53页 |
4.3 设备驱动模块 | 第53-54页 |
4.4 衰荡波形预处理与拟合 | 第54-56页 |
4.5 衰荡时间常数后续处理 | 第56页 |
4.6 数据显示与保存 | 第56-5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仪器性能测试 | 第58-81页 |
5.1 稳定性与检测极限 | 第58-59页 |
5.2 测量线性度 | 第59-60页 |
5.3 GC-MS对比测试 | 第60-63页 |
5.3.1 GC-MS测试条件 | 第60-62页 |
5.3.2 GC-MS测量结果 | 第62-63页 |
5.4 人体呼吸样本测试 | 第63-64页 |
5.5 系统性能讨论 | 第64-79页 |
5.5.1 呼吸采样袋 | 第64-67页 |
5.5.2 电路与探测器带宽 | 第67-69页 |
5.5.3 衰荡信号幅度扰动 | 第69-72页 |
5.5.4 进样方式 | 第72-74页 |
5.5.5 数据处理方式 | 第74-7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临床实验 | 第81-90页 |
6.1 总体方案设计 | 第81-82页 |
6.2 健康人体测试方案及结果分析 | 第82-85页 |
6.3 1 型糖尿病测试方案及结果分析 | 第85-87页 |
6.4 2 糖尿病测试方案及结果分析 | 第87-8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90-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4页 |
发表论文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