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发展论文

经济一体化视域下的东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一、 绪论第9-20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3页
        1. 研究背景第9-12页
        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7页
        1. 国外文献综述第13-15页
        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6页
        3. 研究综述第16-17页
    (三)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20页
        1. 研究思路第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3. 研究内容第18-19页
        4. 技术路线第19-20页
二、 相关理论基础第20-27页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及相关理论第20-22页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第20页
        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第20-22页
    (二)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22-24页
        1. 均衡发展理论第22-23页
        2. 非均衡发展理论第23页
        3. 区域分工贸易理论第23-24页
        4. 增长极理论第24页
    (三)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理论第24-27页
        1. 外部性理论第24-25页
        2. 制度效率理论第25页
        3. 自然资源禀赋理论第25-26页
        4.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26页
        5.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6-27页
三、 经济一体化视域下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评价第27-37页
    (一) 经济发展现状第27-31页
        1. 经济总量第27-29页
        2. 产业结构第29-30页
        3. 发展速度第30页
        4. 经济效益第30-31页
    (二) 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第31-37页
        1. 研究方法第31-32页
        2. 指标体系构建第32页
        3. 模型分析第32-33页
        4. 实证分析与评价第33-37页
四、 经济一体化视域下的东北地区生态环境评价第37-48页
    (一) 生态环境现状第37-39页
        1. 资源现状第37页
        2. 环境质量第37-39页
    (二) 生态环境评价第39-48页
        1. 测度模型简介第39-42页
        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第42-43页
        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43-48页
五、 东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评价第48-63页
    (一) 研究方法和模型构建第48-51页
        1. 综合水平评价第48页
        2. 协调度模型构建第48-50页
        3. 构建指标体系第50-51页
    (二) 实证分析第51-63页
        1. 时序差异分析第51-54页
        2. 空间差异分析第54-63页
六、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63-65页
    (一) 研究结论第63-64页
    (二) 研究创新点第64页
    (三)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网企业促进低碳发展的能力与效益评估模型研究
下一篇:云南省丽江市生态旅游模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