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9页 |
1.1 研究对象及视角 | 第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7页 |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7-8页 |
1.4 本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 第8-9页 |
第2章 八大山人与荷花 | 第9-19页 |
2.1 八大山人的荷花情结 | 第9-10页 |
2.2 八大山人荷花风格的形成 | 第10-19页 |
2.2.1 出家为僧期(1648—1680) | 第10-11页 |
2.2.2 心理矛盾期(1681—1684) | 第11-12页 |
2.2.3 艺术造诣成熟期(1685—1705) | 第12-19页 |
第3章 八大山人荷花风格特点及成因 | 第19-27页 |
3.1 遗民情感与禅宗思想 | 第19-20页 |
3.2 活泼生意气韵生动 | 第20-22页 |
3.3 变中求幻幻中得真 | 第22页 |
3.4 愈简愈远愈淡愈真 | 第22-27页 |
第4章 八大山人荷花绘画风格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第27-33页 |
4.1 八大山人荷花艺术的成就 | 第27页 |
4.2 八大山人绘画意识对石涛、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的影响 | 第27-30页 |
4.3 八大山人的荷花艺术对我创作的启示 | 第30-33页 |
结语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