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1 Nanog 基因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1.1 Nanog 基因的发现及生物学功能 | 第12-13页 |
1.1.2 Nanog 基因、蛋白结构特点 | 第13页 |
1.1.3 Nanog 基因启动子功能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1.4 Nanog 基因在胚胎干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 转录因子 Foxm1 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2.1 转录因子 Foxm1 的分类 | 第16-17页 |
1.2.2 转录因子 Foxm1 与有丝分裂 | 第17页 |
1.2.3 转录因子 Foxm1 在癌症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1.2.4 人类癌症中的 Foxm1 | 第18-19页 |
1.3 SUMO 修饰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1.3.1 翻译后修饰 | 第19页 |
1.3.2 SUMO 蛋白的结构特点 | 第19-20页 |
1.3.3 SUMO 修饰的途径及功能 | 第20-23页 |
1.4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Nanog 基因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验证 | 第24-3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2.1.1 材料 | 第24-25页 |
2.1.2 方法 | 第25-32页 |
2.2 结果 | 第32-35页 |
2.2.1 启动子片段的克隆 | 第32-33页 |
2.2.2 重组子双酶切鉴定 | 第33页 |
2.2.3 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 | 第33-35页 |
2.3 讨论 | 第35-36页 |
2.3.1 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构建 | 第35页 |
2.3.2 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实验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转录因子 Foxm1 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验证 | 第36-4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6-42页 |
3.1.1 材料 | 第36-38页 |
3.1.2 方法 | 第38-42页 |
3.2 结果 | 第42-44页 |
3.2.1 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42-43页 |
3.2.2 重组子双酶切鉴定 | 第43页 |
3.2.3 Foxm1 蛋白的真核表达及检测 | 第43-44页 |
3.3 讨论 | 第44-45页 |
第四章 Foxm1 对 Nanog 基因的影响 | 第45-5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9页 |
4.1.1 材料 | 第45-47页 |
4.1.2 方法 | 第47-49页 |
4.2 结果 | 第49-50页 |
4.3 讨论 | 第50-52页 |
第五章 Foxm1 的 SUMO 化鉴定及其对 Nanog 基因的影响 | 第52-63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7页 |
5.1.1 材料 | 第52-53页 |
5.1.2 方法 | 第53-57页 |
5.2 结果 | 第57-62页 |
5.2.1 Foxm1 的 SUMO 化修饰位点预测结果 | 第57-60页 |
5.2.2 Foxm1 的 SUMO 化修饰位点突变 PCR 结果 | 第60页 |
5.2.3 Foxm1 的 SUMO 化修饰鉴定 | 第60-61页 |
5.2.4 SUMO 修饰 Foxm1 对 Nanog 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 | 第61-62页 |
5.3 讨论 | 第62-63页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第63-66页 |
6.1 讨论 | 第63-64页 |
6.2 全文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