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1 硏究目的 | 第14页 |
2 资料和方法 | 第14-17页 |
2.1 硏究对象 | 第14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2.2.1 BRVO诊断标准 | 第14页 |
2.2.2 病例入选标准 | 第14页 |
2.2.3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4-15页 |
2.2.4 视网膜血管内外径的测量方法 | 第15页 |
2.2.5 临床硏究分组方法 | 第15页 |
2.2.6 高血压病的诊断、分级标准 | 第15-16页 |
2.2.7 血脂异常的诊断、分级标准 | 第16页 |
2.2.8 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值范围 | 第16页 |
2.2.9 BRVO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第16-17页 |
2.2.10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7-27页 |
3.1 BRVO组与对照组性别和年龄比较 | 第17-18页 |
3.2 对照组双眼各象限VNS及ANS比较 | 第18页 |
3.3 两组之间VNS及ANS比较 | 第18-20页 |
3.3.1 BRVO组患眼与对照组VNS及ANS比较 | 第18-19页 |
3.3.2 BRVO组健眼与对照组VNS及ANS比较 | 第19-20页 |
3.4 BRVO组内患眼与健眼之间VNS及ANS比较 | 第20-22页 |
3.4.1 BRVO组内患眼与健眼之间VNS及ANS比较 | 第20-21页 |
3.4.2 BRVO组内患眼阻塞支与健眼相应部位VNS及ANS比较 | 第21-22页 |
3.5 BRVO组不同中医证型各象限VNS及ANS比较 | 第22-25页 |
3.5.1 BRVO组患眼不同中医证型各象限VNS比较 | 第22-23页 |
3.5.2 BRVO组患眼不同中医证型各象限ANS比较 | 第23页 |
3.5.3 BRVO组健眼不同中医证型各象限VNS比较 | 第23-24页 |
3.5.4 BRVO组健眼不同中医证型各象限ANS比较 | 第24-25页 |
3.6 BRVO组患眼的眼别及阻塞支情况 | 第25-26页 |
3.7 BRVO组病人的全身相关病史情况 | 第26页 |
3.8 BRVO组病人实验室检查结果 | 第26-27页 |
3.9 BRVO组病人的血脂情况 | 第27页 |
4 讨论 | 第27-40页 |
4.1 测量BRVO患者VNS及ANS的意义 | 第27-29页 |
4.2 年龄、性别及眼别对视网膜血管的影响 | 第29页 |
4.3 研究BRVO患者VNS及ANS的临床意义 | 第29-31页 |
4.4 BRVO的中医证候特点 | 第31-32页 |
4.5 BRVO患者不同中医证候对VNS及ANS的影响 | 第32-33页 |
4.6 BRVO全身致病因素对视网膜血管的影响 | 第33-38页 |
4.6.1 全身相关疾病对BRVO视网膜血管的影响 | 第33-35页 |
4.6.2 血液流变学改变对BRVO视网膜血管的影响 | 第35-38页 |
4.7 BRVO患者阻塞支情况、治疗及预后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图 | 第46-48页 |
附综述:BRVO视网膜血管管径变化研究进展 | 第48-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表一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