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三维扫描与3D打印原位修复骨与软骨缺损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前言 | 第8-1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17页 |
1.1 数据可用性 | 第11页 |
1.2 材料 | 第11页 |
1.3 水凝胶制备 | 第11-12页 |
1.4 膨胀测量 | 第12页 |
1.5 拉伸和压缩测试 | 第12页 |
1.6 流变性能测量 | 第12-13页 |
1.7 细胞培养 | 第13页 |
1.8 细胞活力测评 | 第13页 |
1.9 骨与软骨样品的获取与准备 | 第13-14页 |
1.10 骨与软骨缺损模型的制备 | 第14页 |
1.11 三维扫描与模型构建 | 第14-15页 |
1.12 3D生物打印 | 第15-16页 |
1.13 打印精度测量 | 第16-17页 |
1.14 统计分析 | 第17页 |
2. 结果 | 第17-28页 |
2.1 材料的膨胀率 | 第17-18页 |
2.2 材料的机械性能 | 第18页 |
2.3 材料的流变特性 | 第18-20页 |
2.4 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 第20-21页 |
2.5 生物支架的表面特征 | 第21-23页 |
2.6 三维扫描 | 第23-24页 |
2.7 骨缺损 | 第24-25页 |
2.8 软骨下骨缺损 | 第25-26页 |
2.9 软骨缺损 | 第26-28页 |
2.10 精确性测定 | 第28页 |
3. 讨论 | 第28-33页 |
4. 结论 | 第33-34页 |
文献综述 3D生物打印及其在组织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 第34-58页 |
1. 背景 | 第34-36页 |
2. 生物打印方法 | 第36-39页 |
3. 生物打印过程 | 第39-41页 |
4. 可用于生物打印的材料 | 第41-45页 |
5. 生物打印的应用 | 第45-5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