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监督权--以人格权为视角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8页 |
第二章 :现实需要新闻监督权的理由 | 第8-13页 |
2.1 依法保障新闻监督权是现实的客观要求 | 第8-10页 |
2.2 依法保障新闻监督权是历史经验的证明 | 第10-11页 |
2.3 依法保障新闻监督权——客观逻辑的选择 | 第11-13页 |
第三章 :新闻监督权的性质 | 第13-19页 |
3.1 权力说 | 第13-14页 |
3.2 权利说 | 第14页 |
3.3 复合说 | 第14-15页 |
3.4 对权利说、权力说与复合说的批判 | 第15-17页 |
3.5 本文观点 | 第17-19页 |
第四章 :新闻监督权的法律关系 | 第19-28页 |
4.1 权利主体与新闻法律关系主体 | 第20-21页 |
4.2 新闻监督权的客体与对象 | 第21-23页 |
4.3 权利与义务 | 第23-28页 |
第五章 :新闻监督权的权利冲突 | 第28-33页 |
5.1 名誉权与新闻监督权的冲突 | 第28-30页 |
5.2 隐私权与新闻监督权的冲突 | 第30-31页 |
5.3 “媒介审判干预司法”是一个伪命题 | 第31-33页 |
第六章 :新闻监督权的实现 | 第33-37页 |
6.1 新闻监督权的自我实现 | 第33-34页 |
6.2 新闻监督权的法律实现 | 第34-37页 |
附录 《新闻监督权立法草案建议稿》(部分)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