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法律语言学论文

法律修辞理论在疑难案件中的适用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2页
    一 问题意识及其意义第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三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途径第11页
    四 论文创新之处第11-12页
第一章 疑难案件的裁判方法分析第12-19页
    第一节 疑难案件的界定及其类型第13-17页
        一 事实上的疑难案件第14-15页
        二 法律上的疑难案件第15-17页
    第二节 传统的裁判方法在疑难案件中的困境第17-19页
        一 传统裁判方法的优势第17-18页
        二 传统裁判方法的局限性第18-19页
第二章 解决疑难案件的不同寻求路径第19-25页
    第一节 哈特的自由裁量理论第19-20页
        一 自由裁判理论的基本原理第19-20页
        二 自由裁判理论对于疑难案件的适用第20页
    第二节 德沃金的整体性司法原则第20-21页
        一 整体性司法原则的基本原理第20-21页
        二 整体性司法原则对于疑难案件的适用第21页
    第三节 法律诠释学的“前理解”理论第21-22页
        一 “前理解”理论的基本原理第21-22页
        二 “前理解”理论对于疑难案件的适用第22页
    第四节 阿列克西的法律论证理论第22-25页
        一 法律论证理论的基本原理第23页
        二 法律论证理论对于疑难案件的适用第23-25页
第三章 法律修辞理论及其特点分析第25-34页
    第一节 法律修辞概述第25-26页
        一 法律修辞的含义第25-26页
        二 法律修辞的特点第26页
    第二节 主要的法律修辞理论第26-30页
        一 菲韦格的论题学理论第26-27页
        二 图尔敏的论辩模式第27-28页
        三 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第28-30页
    第三节 法律修辞路径在司法实践中的独特优势第30-34页
        一 法律修辞是一种情境式的思维方式第30-31页
        二 法律修辞注重对听众的说服论证第31-32页
        三 法律修辞注重司法裁判的“谋篇布局”第32页
        四 法律修辞追求结论的合理性第32-33页
        五 法律修辞独特优势在中国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第33-34页
第四章 疑难案件中修辞方法适用途径第34-42页
    第一节 法律修辞在疑难案件中的适用范围第34-37页
        一 对法律上之疑难案件的适用第34-35页
        二 对事实上之疑难案件的适用第35页
        三 法律修辞在“于欢案”中的适用分析第35-37页
    第二节 法律修辞在疑难案件中的方法适用第37-40页
        一 创建平等的裁判氛围、完善裁判过程第37-38页
        二 法律修辞弥补其他法律方法存在的缺陷第38-39页
        三 法律修辞扩展法律视野,增加裁判的可接受性第39-40页
        四 树立司法权威、引导社会法治第40页
    第三节 防止法律修辞的滥用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国家赔偿制度研究
下一篇:宋代未成年人保护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