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流动性风险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选题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方法第14页
    1.3 研究目标第14页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第14-15页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5-16页
    1.6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6-18页
        1.6.1 研究不足第16页
        1.6.2 研究展望第16-18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8-28页
    2.1 银行风险第18-22页
        2.1.1 信用风险第18-19页
        2.1.2 流动性风险第19-21页
        2.1.3 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联系第21-22页
    2.2 表外业务第22-26页
        2.2.1 表外业务产生的原因第22-23页
        2.2.2 表外业务的风险研究第23-24页
        2.2.3 表外业务流动性研究第24-25页
        2.2.4 表外业务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进一步研究第25-26页
    2.3 文献评述第26-28页
第3章 表外业务第28-36页
    3.1 表外业务介绍第28-29页
    3.2 表外业务分类第29-33页
        3.2.1 银行承兑汇票第30-31页
        3.2.2 银行保函和信用证第31页
        3.2.3 贷款承诺第31-32页
        3.2.4 委托贷款第32页
        3.2.5 金融衍生工具第32-33页
    3.3 表外业务现状第33-36页
第4章 实证分析第36-57页
    4.1 多层线性模型第36-37页
    4.2 变量的选取第37-40页
        4.2.1 流动性风险指标第37-38页
        4.2.2 信用风险指标第38页
        4.2.3 表外业务第38-39页
        4.2.4 控制变量第39-40页
    4.3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与分析第40-42页
        4.3.1 描述性统计第40-42页
    4.4 回归估计分析第42-57页
        4.4.1 零模型第42-43页
        4.4.2 完整模型一第43-47页
        4.4.3 完整模型二第47-49页
        4.4.4 完整模型三第49-57页
第5章 结论与启示第57-60页
    5.1 对商业银行的启示第57-58页
    5.2 对政府部门的建议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原市住房公积金的社会效益评价研究
下一篇:中小信息技术企业融资策略研究--以上海SJ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