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瓶颈及转型方向研究--以南京银行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文献评价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5-16页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6-20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8页
        2.1.1 城市商业银行第16页
        2.1.2 业务转型第16-17页
        2.1.3 中间业务第17-18页
    2.2 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理论基础第18-20页
        2.2.1 转型发展理论第18页
        2.2.2 银行盈利能力理论第18-20页
第3章 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现状与瓶颈分析第20-27页
    3.1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第20页
    3.2 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现状分析第20-23页
        3.2.1 传统利息收入占比盈利情况第20-21页
        3.2.2 新兴中间业务盈利现状分析第21-23页
    3.3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瓶颈第23-25页
        3.3.1 盈利模式仍然以传统型为主第23-24页
        3.3.2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仍然偏低第24页
        3.3.3 风险控制较差第24-25页
    3.4 城商行发展转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第25-27页
        3.4.1 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第25页
        3.4.2 发展与风险控制间的矛盾加剧第25-26页
        3.4.3 市场竞争激烈第26-27页
第4章 南京银行经营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分析第27-38页
    4.1 南京银行发展的历程与经营分析第27-28页
    4.2 内部环境的约束瓶颈第28-32页
        4.2.1 人力资源的约束第28-30页
        4.2.2 盈利模式瓶颈第30-32页
        4.2.3 行政整合导致历史遗留问题多第32页
    4.3 外部环境的约束瓶颈第32-34页
        4.3.1 银行业的激烈竞争第32-33页
        4.3.2 互联网金融的强劲竞争第33-34页
    4.4 业务拓展的约束瓶颈第34-36页
        4.4.1 业务品种单一第34-35页
        4.4.2 金融产品创新有待提升第35-36页
    4.5 风险管理的约束瓶颈第36-38页
        4.5.1 内部风险控制不健全第36页
        4.5.2 银行风险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第36-38页
第5章 南京银行突破经营发展瓶颈的转型机制分析第38-52页
    5.1 国内外区域银行转型方向和经验借鉴第38-42页
        5.1.1 渣打银行经验第38-39页
        5.1.2 工商银行经验第39-41页
        5.1.3 兴业银行第41-42页
    5.2 南京银行转型的基本条件第42-44页
        5.2.1 金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趋势第42-43页
        5.2.2 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转移第43页
        5.2.3 银行内部具备一定的转型基础第43-44页
    5.3 南京银行突破瓶颈的改革思路第44-45页
        5.3.1 金融产品创新的思路第44页
        5.3.2 业务风险管控的思路第44页
        5.3.3 业务人才培养的思路第44-45页
        5.3.4 市场定位的思路第45页
    5.4 南京银行转型的策略第45-48页
        5.4.1 明确中小企业和个人银行的市场定位第45-46页
        5.4.2 开发特色产品第46-48页
        5.4.3 互联网金融的运用与开发第48页
    5.5 南京银行转型的保障措施第48-52页
        5.5.1 注重风险进一步控制第48-50页
        5.5.2 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第50页
        5.5.3 促进经营模式的进一步转型第50-52页
第6章 城市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方向的思考与策略第52-55页
    6.1 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第52页
    6.2 关注新兴产业,扩展业务范围第52-53页
    6.3 发展互联网金融第53-54页
    6.4 创新业务形式,增加人才储备第54页
    6.5 加强内控和风险管理第54-55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7.1 结论第55-56页
    7.2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营销策略研究--以民生银行为例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创业型公司融资模式研究--以A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