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1-14页 |
1.3.1 水检法 | 第12页 |
1.3.2 压力压差变化监测法 | 第12-14页 |
1.3.3 超声波检测法 | 第14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6-24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检测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16-23页 |
2.2.1 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6-18页 |
2.2.2 检测系统的总体技术路线 | 第18页 |
2.2.3 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 第18-23页 |
2.3 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 | 第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4-38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激光测量的硬件设计 | 第24-26页 |
3.2.1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应用考虑 | 第24-25页 |
3.2.2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技术参数 | 第25-26页 |
3.2.3 激光位移传感器与采集卡间的电路设计 | 第26页 |
3.3 数据采集总线 | 第26-27页 |
3.3.1 LabVIEW 支持的总线类型 | 第26-27页 |
3.3.2 总线选择的考虑 | 第27页 |
3.4 数据采集卡的选择 | 第27-31页 |
3.4.1 数据采集技术 | 第27-30页 |
3.4.1.1 采样过程 | 第28页 |
3.4.1.2 采样频率的选取 | 第28页 |
3.4.1.3 信号类型对应采集卡的要求 | 第28-29页 |
3.4.1.4 模拟信号连接方式的选择 | 第29-30页 |
3.4.2 NI 公司 USB-6251( BNC)系列数据采集卡技术参数 | 第30-31页 |
3.5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 第31-33页 |
3.5.1 步进电机的选用 | 第31-32页 |
3.5.2 步进电机及驱动器的技术参数 | 第32-33页 |
3.6 硬件的安装与连接 | 第33-36页 |
3.6.1 采集卡与计算机的连接 | 第33-34页 |
3.6.2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安装 | 第34页 |
3.6.3 整体电路设计 | 第34-3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52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虚拟仪器简介 | 第38页 |
4.3 图形化编程语言 LabVIEW | 第38-39页 |
4.4 软件的总体构成 | 第39页 |
4.5 用户界面设计 | 第39-41页 |
4.6 主程序设计 | 第41-43页 |
4.7 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43-49页 |
4.7.1 真空气路系统的自动控制设计 | 第43-45页 |
4.7.2 步进电机的自动控制设计 | 第45-47页 |
4.7.3 激光位移传感器位置初始化设计 | 第47-49页 |
4.8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 第49-50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数据处理与智能识别的实现 | 第52-64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数据处理与智能识别编程方式的选取 | 第52-54页 |
5.3 数据处理过程的实现 | 第54-57页 |
5.3.1 原始信号的提取 | 第54页 |
5.3.2 数据切片处理 | 第54-55页 |
5.3.3 提取被检产品信号 | 第55-56页 |
5.3.4 数据平滑处理 | 第56-57页 |
5.4 信号的特征识别 | 第57-61页 |
5.4.1 窗函数滤波 | 第57-58页 |
5.4.2 漏气缺陷的识别 | 第58-61页 |
5.5 数据库的管理与实现 | 第61页 |
5.6 验证实验 | 第61-63页 |
5.6.1 实验操 | 第62页 |
5.6.2 实验注意事项 | 第62-63页 |
5.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3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4-65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