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过渡金属—联咪唑配合物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簇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3页
    1.1 Strandberg型POMs研究概况第8-21页
        1.1.1 有机物修饰的Strandberg结构POMs第9-11页
        1.1.2 有机膦为中心杂原子的Strandberg结构POMs第11-16页
        1.1.3 金属-有机配合物修饰的Strandberg结构POMs第16-21页
    1.2 选题依据及目的第21页
    1.3 实验试剂和测试手段第21-23页
        1.3.1 试剂第21页
        1.3.2 测试手段第21-23页
第二章 Zn(Ⅱ)-2,2’-H_2biim单支撑的Strandberg型POMs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第23-33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Zn(Ⅱ)-2,2’-H_2biim单支撑的Strandberg型POMs合成第23页
        2.2.1 {H_9(H_2biim)_7}[(μ-biim){(Zn(H_2O)_2)_(0.5)(HP_2Mo_5O_(23))}_2]·7H_2O(1)第23页
        2.2.2 {H_4(H_2biim)_3}[Zn(H_2biim)(H_3biim)(H_2O)(HP_2Mo_5O_(23))]_2·3H_2O(2)和{H_7(H_2biim)_7}-[Zn(H_2biim)(H_2O)_2(HP_2Mo_5O_23)][H_2P_2Mo_5O_(23)]·8H_2O(3)第23页
    2.3 结构第23-26页
        2.3.1 化合物1的晶体学数据第23-24页
        2.3.2 化合物1-3的晶体结构第24-26页
    2.4 表征第26-28页
        2.4.1 IR表征第26-27页
        2.4.2 TG-DTA分析第27页
        2.4.3 XRPD分析第27页
        2.4.4 循环伏安(CV)第27-28页
    2.5 催化性能第28-32页
        2.5.1 化合物1的电催化性能研究第28-29页
        2.5.2 化合物1-3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性能研究第29-32页
    2.6 结果与讨论第32-33页
第三章 Ni(Ⅱ)/Mn(Ⅱ)-2,2’-H_2biim修饰的Strandberg型POMs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第33-44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Ni(Ⅱ)/Mn(Ⅱ)-2,2’-H_2biim的Strandberg型POMs合成第33页
        3.2.1 [Ni(H_2biim)_3]_4[(HPO_4)_2Mo_5O_(15)]_2·3H_2O(4)第33页
        3.2.2 H_8(H_2biim)_5}{Mn(H_2O)_6)[μ-Mn(H_2O)_4{(P_2Mo_5O_(23))_2]·14H_2O (5)第33页
    3.3 结构第33-37页
        3.3.1 化合物4和5的晶体学数据第33-34页
        3.3.2 化合物4和5的晶体结构第34-37页
    3.4 表征第37-41页
        3.4.1 IR表征第37页
        3.4.2 TG-DTA分析第37-38页
        3.4.3 XRPD分析第38-39页
        3.4.4 循环伏安(CV)第39-41页
    3.5 催化性能第41-43页
        3.5.1 化合物4和5的电催化性能研究第41页
        3.5.2 化合物5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性能研究第41-43页
    3.6 结果与讨论第43-44页
第四章 {Mn-H_2biim}_n链修饰的Keggin型POM的合物及催化性能研究第44-52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Mn_7(H_2biim)_7{PMo_(12)O_(40)}_2Cl]·12H_2O}_n(6)的合成第44页
    4.3 结构第44-47页
        4.3.1 化合物6的晶体学衍射数据测定第44-45页
        4.3.2 化合物6的晶体结构第45-47页
    4.4 表征第47-49页
        4.4.1 IR表征第47页
        4.4.2 TG-DTA分析第47页
        4.4.3 X-射线粉末衍射第47-48页
        4.4.4 循环伏安(CV)第48-49页
    4.5 催化性能第49-51页
        4.5.1 化合物6的电催化活性第49-50页
        4.5.2 化合物6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性能研究第50-51页
    4.6 结果与讨论第51-52页
第五章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第56-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休谟政治思想研究
下一篇:洛阳中行国际结算条线的人力资源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