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1-15页 |
第一部分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脑结构改变 | 第15-29页 |
1 前言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6-17页 |
2.2 疾病程度的评价 | 第17-18页 |
2.3 磁共振数据采集 | 第18页 |
2.3.1 仪器设备 | 第18页 |
2.3.2 扫描步骤 | 第18页 |
2.4 全脑结构图像后处理流程 | 第18-19页 |
2.5 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分析 | 第19-20页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20页 |
3 结果 | 第20-26页 |
3.1 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 第20-21页 |
3.2 组间灰质区别 | 第21-23页 |
3.3 异常脑区萎缩体积和临床评分之间的关系 | 第23-26页 |
4 讨论 | 第26-28页 |
5 结论 | 第28-29页 |
第二部分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脑功能改变 | 第29-42页 |
6 前言 | 第29-30页 |
7 材料和方法 | 第30-34页 |
7.1 研究对象 | 第30-31页 |
7.2 疾病程度的评价 | 第31页 |
7.3 磁共振数据采集 | 第31-32页 |
7.3.1 仪器设备 | 第31页 |
7.3.2 扫描步骤 | 第31-32页 |
7.4 脑功能图像预处理 | 第32-33页 |
7.5 ALFF计算 | 第33页 |
7.6 功能连接强度计算 | 第33页 |
7.7 脑功能性网络的构建 | 第33-34页 |
7.8 统计学分析 | 第34页 |
8 结果 | 第34-38页 |
8.1 一般临床资料 | 第34页 |
8.2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局部脑功能变化 | 第34-35页 |
8.3 脊髓型颈椎病网络水平脑功能变化 | 第35-36页 |
8.4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脑网络拓扑性质变化 | 第36-38页 |
9 讨论 | 第38-41页 |
10 结论 | 第41-42页 |
第三部分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脑结构和脑功能改变 | 第42-57页 |
11 前言 | 第42-43页 |
12 材料与方法 | 第43-48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43-44页 |
12.2 疾病程度的评价 | 第44页 |
12.3 磁共振数据采集 | 第44-45页 |
12.3.1 仪器设备 | 第44页 |
12.3.2 扫描步骤 | 第44-45页 |
12.4 脑结构图像纵向预处理 | 第45页 |
12.5 脑功能图像预处理 | 第45-46页 |
12.6 脑功能性网络的构建 | 第46页 |
12.7 脑白质数据预处理 | 第46-47页 |
12.8 统计学分析 | 第47-48页 |
13 结果 | 第48-54页 |
13.1 一般临床资料 | 第48页 |
13.2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脑术前术后皮质厚度分析 | 第48-49页 |
13.3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术后脑功能改变分析 | 第49-51页 |
13.4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脑网络拓扑性质变化 | 第51-52页 |
13.5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脑白质纤维束变化 | 第52-54页 |
14 讨论 | 第54-56页 |
15 结论 | 第56-57页 |
本研究创新的自我评价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综述 | 第6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