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输量抽样误差控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公路运输量、抽样调查与抽样误差相关理论 | 第17-23页 |
2.1 公路运输量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1.1 公路运输量内涵与意义 | 第17页 |
2.1.2 公路运输量主要指标 | 第17-18页 |
2.1.3 公路运输量相关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2.2 抽样调查方法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2.2.1 常用抽样调查方法 | 第19-20页 |
2.2.2 特定抽样调查方法 | 第20-21页 |
2.3 抽样误差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3.1 抽样误差的表现形式 | 第21页 |
2.3.2 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合理确定样本量控制抽样误差 | 第23-35页 |
3.1 确定样本量考虑的因素 | 第23-24页 |
3.2 样本量与误差 | 第24-25页 |
3.3 公路运输量调查样本量的确定 | 第25-29页 |
3.3.1 分层抽样的样本量 | 第25-28页 |
3.3.2 样本轮换的样本量 | 第28页 |
3.3.3 双重抽样的样本量 | 第28-29页 |
3.4 陕西省样本量的确定 | 第29-33页 |
3.5 样本量的分析评价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改进抽样方法控制抽样误差 | 第35-41页 |
4.1 现行公路运输量抽样方案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4.2 双重抽样技术与样本轮换技术相结合 | 第37-38页 |
4.2.1 新的抽样技术的整体思路 | 第37页 |
4.2.2 双重抽样技术的应用 | 第37-38页 |
4.2.3 样本轮换技术的应用 | 第38页 |
4.3 月度基础数据与波动系数相结合 | 第38-39页 |
4.4 新的抽样方法的评价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科学测定波动系数控制抽样误差 | 第41-50页 |
5.1 波动系数的含义及测算的类别 | 第41-42页 |
5.2 陕西省2013年波动系数分析 | 第42-47页 |
5.3 波动系数的改进 | 第47-48页 |
5.3.1 客运波动系数的改进 | 第47页 |
5.3.2 货运波动系数的改进 | 第47-48页 |
5.4 波动系数的分析评价 | 第48-50页 |
5.4.1 时间序列分析法 | 第48-49页 |
5.4.2 对比分析法 | 第49页 |
5.4.3 相关分析法 | 第49-50页 |
第六章 公路运输量抽样调查的保障措施 | 第50-54页 |
6.1 公路运输量抽样调查的法规制度保障 | 第50-51页 |
6.2 公路运输量抽样调查的技术保障 | 第51-52页 |
6.3 公路运输量抽样调查的人员保障 | 第52页 |
6.4 公路运输量抽样调查的数据上报保障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