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1.1 α-酮酸及其酯的应用 | 第11-16页 |
1.1.1 α-酮酸在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方面的应用 | 第11-12页 |
1.1.2 α-酮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 第12页 |
1.1.3 α-酮酸在医药上的应用 | 第12页 |
1.1.4 α-酮酸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 第12-16页 |
1.2 α-酮酸的合成方法 | 第16-20页 |
1.2.1 氧化法 | 第16-17页 |
1.2.2 格氏试剂与草酸二乙酯的亲核取代 | 第17-18页 |
1.2.3 水解法 | 第18-19页 |
1.2.4 双羰基化法 | 第19页 |
1.2.5 海因法 | 第19页 |
1.2.6 Friedel-Crafts酰基化法 | 第19-20页 |
1.3 丙酮酸乙酯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20-29页 |
1.3.1 2,3-二羟基丁二酸(酒石酸)二乙酯脱水脱羧法 | 第20-21页 |
1.3.2 酶转化法 | 第21页 |
1.3.3 微生物发酵法 | 第21-22页 |
1.3.4 丙酮酸和乙醇为原料酯化法 | 第22页 |
1.3.5 有机金属试剂法 | 第22-23页 |
1.3.6 间接电解氧化法 | 第23页 |
1.3.7 乳酸乙酯气相氧化法 | 第23-24页 |
1.3.8 乳酸乙酯的液相氧化法 | 第24-29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催化氧化体系的筛选 | 第31-48页 |
2.1 前言 | 第31-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2.2.1 主要实验试剂 | 第34-35页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5页 |
2.2.3 样品表征及分析 | 第35-36页 |
2.2.4 典型的实验操作 | 第36-3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7页 |
2.3.1 钒化合物的考察 | 第37-38页 |
2.3.2 铜盐的考察 | 第38-39页 |
2.3.3 金属硝酸盐的考察 | 第39-40页 |
2.3.4 催化剂中铜、钒配比的考察 | 第40页 |
2.3.5 反应时间的考察 | 第40-41页 |
2.3.6 反应温度的考察 | 第41-42页 |
2.3.7 反应溶剂的考察 | 第42-43页 |
2.3.8 氧气压强的考察 | 第43页 |
2.3.9 放大效应的考察 | 第43-44页 |
2.3.10 反应机理的探究 | 第44-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丙酮酸乙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 第48-60页 |
3.1 前言 | 第48-4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9页 |
3.2.2 样品分析 | 第49页 |
3.2.3 典型的实验操作 | 第49-5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9页 |
3.3.1 催化剂用量的考察 | 第51-53页 |
3.3.2 氧气流量的考察 | 第53-55页 |
3.3.3 溶剂用量的考察 | 第55-58页 |
3.3.4 投料时间的考察 | 第58-5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丙酮酸乙酯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 第60-70页 |
4.1 前言 | 第60-6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1-64页 |
4.2.1 实验装置 | 第61页 |
4.2.2 分离机理 | 第61-62页 |
4.2.3 分离纯化过程 | 第62-63页 |
4.2.4 产物鉴定 | 第63-6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4-69页 |
4.3.1 有机相与洗液的体积比的考察 | 第64-65页 |
4.3.2 纯化方式的考察 | 第65页 |
4.3.3 二氯甲烷与样品体积比的考察 | 第65-66页 |
4.3.4 真空度的考察 | 第66页 |
4.3.5 物料衡算 | 第66-69页 |
4.3.6 丙酮酸乙酯鉴定结果分析 | 第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论文总结及展望 | 第70-71页 |
5.1 总结 | 第70页 |
5.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