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库识别的流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CONTENTS | 第6-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縮略语简介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流量识别相关技术 | 第16-20页 |
2.1 基于端口的流量识别技术 | 第16-17页 |
2.2 基于负载特征的识别技术 | 第17-18页 |
2.3 基于应用层网关的识别技术 | 第18页 |
2.4 基于流量统计特征的识别技术 | 第18-19页 |
2.5 四种识别技术的比较 | 第1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特征库流量识别技术 | 第20-37页 |
3.1 特征库基本构成 | 第20-21页 |
3.2 特征库规则描述 | 第21-31页 |
3.2.1 单包规则 | 第21-25页 |
3.2.2 双通道规则 | 第25-28页 |
3.2.3 统计规则 | 第28-31页 |
3.3 特征库匹配引擎技术 | 第31-34页 |
3.4 特征库识别流程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流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46页 |
4.1 流量监控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第37-38页 |
4.2 流量监控系统单元功能模块介绍 | 第38-41页 |
4.2.1 流量预处理模块 | 第38页 |
4.2.2 特征库流量识别模块 | 第38页 |
4.2.3 DB模块 | 第38-39页 |
4.2.4 前台管理模块 | 第39页 |
4.2.5 输出显示模块 | 第39页 |
4.2.6 流量控制模块 | 第39-41页 |
4.2.6.1 流量直路控制技术 | 第39-40页 |
4.2.6.2 流量旁路干扰技术 | 第40-41页 |
4.3 系统部署方式 | 第41-45页 |
4.3.1 直路串联部署方式 | 第42-43页 |
4.3.2 旁路并联部署方式 | 第43-44页 |
4.3.3 两种部署方式的比较选择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验证 | 第46-52页 |
5.1 流量识别性能测试 | 第46-50页 |
5.1.1 现网流量性能测试 | 第47页 |
5.1.2 热门应用识别性能测试 | 第47-50页 |
5.2 流量控制性能测试 | 第50-5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52-53页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附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