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地震及震害 | 第10页 |
1.2 桥梁结构的震害 | 第10-11页 |
1.3 曲线连续刚构抗震研究简介 | 第11-13页 |
1.3.1 曲线连续刚构桥梁特点 | 第11-12页 |
1.3.2 高墩大跨曲线桥梁抗震发展情况 | 第12-13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3-15页 |
1.4.1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1.4.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第2章 抗震分析基本理论 | 第15-22页 |
2.1 静力法 | 第15-17页 |
2.1.1 弹性静力法 | 第15页 |
2.1.2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Pushover法) | 第15-17页 |
2.2 反应谱法 | 第17-20页 |
2.2.1 反应谱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2 弹性反应谱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2.3 动态时程法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固有振动特性分析 | 第22-46页 |
3.1 动力特性计算理论 | 第22-30页 |
3.1.1 多自由度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第22-23页 |
3.1.2 振动计算近似方法 | 第23-30页 |
3.2 工程概况 | 第30-31页 |
3.3 有限元模型 | 第31-32页 |
3.4 动力特性分析 | 第32-45页 |
3.4.1 梁格法和单梁模型固有频率比较 | 第32-33页 |
3.4.2 露水河大桥动力特性分析 | 第33-39页 |
3.4.3 固有频率参数分析-曲率半径 | 第39-43页 |
3.4.4 固有频率参数分析-墩高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地震反应谱分析 | 第46-66页 |
4.1 场地反应谱的确定 | 第46-48页 |
4.1.1 水平设计加速度反应谱 | 第46-47页 |
4.1.2 竖向设计加速度反应谱 | 第47-48页 |
4.2 反应谱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8-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地震时程一致激励分析 | 第66-77页 |
5.1 地震波的选择及输入 | 第66页 |
5.2 时程结果及分析 | 第66-7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6章 行波效应分析 | 第77-81页 |
6.1 行波效应分析的必要性 | 第77页 |
6.2 行波分析 | 第77-80页 |
6.3 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