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3页 |
| 1.1 课题研究的技术背景与意义 | 第11页 |
| 1.2 电源屏检测面临的困难和发展方向 | 第11-12页 |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1.4 论文章节的安排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智能电源屏及其内部的电源模块的介绍 | 第13-18页 |
| 2.1 铁路智能电源屏的简介 | 第13-14页 |
| 2.2 铁路智能电源屏的类型 | 第14页 |
| 2.3 智能电源屏内模块的介绍 | 第14-16页 |
| 2.3.1 直流220V模块介绍 | 第14-15页 |
| 2.3.2 直流24V模块的介绍 | 第15页 |
| 2.3.3 交流220V模块的介绍 | 第15-16页 |
| 2.3.4 交流25Hz模块的介绍 | 第1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 第三章 基于嵌入式铁路电源模块测试平台的的总体设计 | 第18-26页 |
| 3.1 测试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18-19页 |
| 3.2 平台的总体流程 | 第19-20页 |
| 3.3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 第20-21页 |
| 3.4 ARM嵌入式微处理器介绍 | 第21-23页 |
| 3.5 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23-25页 |
| 3.5.1 微处理器Samsung S5PV210介绍 | 第23-24页 |
| 3.5.2 Windows CE操作系统介绍 | 第24-25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四章 系统的逻辑设计与实现 | 第26-52页 |
| 4.1 嵌入式Windows CE开发流程 | 第26-31页 |
| 4.1.1 在嵌入式中装Windows CE系统 | 第26-28页 |
| 4.1.2 Windows CE6.0开发平台的搭建 | 第28-31页 |
| 4.2 储存器的设计 | 第31页 |
| 4.3 通信口的设计 | 第31-35页 |
| 4.3.1 RS232通信设计 | 第31-32页 |
| 4.3.2 RS485通信设计 | 第32-33页 |
| 4.3.3 网口的设计 | 第33-34页 |
| 4.3.4 TCP协议的使用 | 第34-35页 |
| 4.4 传感器件的选择及使用 | 第35-39页 |
| 4.4.1 传感器件的选择 | 第35-36页 |
| 4.4.2 MODBUS通信协议的使用 | 第36-39页 |
| 4.5 嵌入式测试平台通信部分具体实现 | 第39-44页 |
| 4.5.1 平台的通信协议的数据包介绍 | 第40-42页 |
| 4.5.2 嵌入式和单片机通信的的设计 | 第42-43页 |
| 4.5.3 通信程序中主要函数的介绍 | 第43-44页 |
| 4.6 嵌入式测试平台协议控制部分的实现 | 第44-47页 |
| 4.7 嵌入式测试平台协议测试部分的实现 | 第47-51页 |
| 4.7.1 模块式程序3个功能 | 第47-51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系统调试和总结 | 第52-56页 |
| 5.1 开发工具与环境 | 第52页 |
| 5.2 系统运行与调试 | 第52-55页 |
| 5.3 总结和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