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固体物理学论文--固体性质论文--磁学性质论文--磁性弛豫及共振现象论文

小型化核磁共振仪器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CONTENTS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1.1 核磁共振原理第14-19页
        1.1.1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的基础第15-16页
        1.1.2 磁共振成像的理论基础第16-19页
    1.2 核磁共振仪器的结构第19-23页
        1.2.1 核磁共振仪器的基本构成第19-22页
        1.2.2 NMR波谱仪和MRI成像仪的不同第22-23页
    1.3 论文结构第23-24页
第二章 数字化发射机理论及方案设计第24-38页
    2.1 发射机基本类型和混频原理第24-26页
        2.1.1 发射机基本类型第24-25页
        2.1.2 混频原理及其特点第25-26页
    2.2 正交调制原理及信号调制的探讨第26-29页
        2.2.1 正交调制原理第26-28页
        2.2.2 信号调制的理论探讨第28-29页
    2.3 频率源合成技术第29-33页
        2.3.1 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和直接模拟频率合成技术第29-30页
        2.3.2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第30-33页
    2.4 数字发射机设计第33-36页
        2.4.1 AD9857芯片介绍第33-35页
        2.4.2 0.5 T MRI数字发射机设计第35-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带通采样理论分析及模型仿真第38-50页
    3.1 带通采样的基本理论第38-40页
        3.1.1 带通采样定理第38-39页
        3.1.2 带通采样定理的解析第39-40页
    3.2 带通采样采样率的具体选择第40-44页
        3.2.1 理论解析第40-42页
        3.2.2 Simulink模型仿真第42-44页
    3.3 利用数字化带通采样直接解调信号第44-48页
        3.3.1 理论解析第44-46页
        3.3.2 Simulink模型仿真第46-48页
    3.4 带通采样的信噪比损失第48-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数字化接收机设计第50-68页
    4.1 数字化接收类型第50-54页
        4.1.1 信号检波方法第50-53页
        4.1.2 信号下变频类型第53-54页
    4.2 多速率数字信号处理第54-57页
        4.2.1 整数倍抽取第55-56页
        4.2.2 整数倍插值第56-57页
    4.3 直接采样数字正交接收机的硬件设计第57-67页
        4.3.1 设计指标及总体设计第57-59页
        4.3.2 可变增益放大器设计第59-61页
        4.3.3 ADC电路设计第61-64页
        4.3.4 数字正交下变频及降速设计第64-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5.1 总结第68-69页
    5.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论文和专利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k-tuple频度统计的微生物群落测序数据分析
下一篇:GaN自支撑衬底的原位自分离及Cu纳米丝透明欧姆电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