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地方金融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 国外研究 | 第11-13页 |
(二) 国内研究 | 第13-15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一) 创新点 | 第16-17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芜湖地方金融体系现状分析 | 第18-36页 |
一、芜湖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现状分析 | 第18-22页 |
(一) 营业网点持续增加 | 第18-19页 |
(二) 人员结构不断优化 | 第19页 |
(三) 经营情况趋于良好 | 第19-21页 |
(四) 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 第21-22页 |
二、芜湖非银行金融机构现状分析 | 第22-27页 |
(一) 皖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 第23-25页 |
(二) GH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第25-27页 |
三、类金融机构现状分析 | 第27-34页 |
(一) 小额贷款公司 | 第27-29页 |
(二) 担保公司 | 第29-31页 |
(三) 典当行 | 第31-33页 |
(四) 交易所 | 第33-34页 |
四、新型金融业态现状分析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芜湖地方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6-46页 |
一、地方金融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36-42页 |
(一) 组织结构尚未完善 | 第36页 |
(二) 部分机构融资困难 | 第36-38页 |
(三) 不良资产持续扩大 | 第38-39页 |
(四) 人员队伍建设有待提升 | 第39-40页 |
(五) 部分行业管理失衡 | 第40-42页 |
二、地方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2-46页 |
(一) 集聚与分配资源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 第42-44页 |
(二) 支农支小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 第44页 |
(三) 风险分散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芜湖地方金融体系优化的有利条件和难点 | 第46-53页 |
一、芜湖地方金融体系优化的有利条件 | 第46-49页 |
(一) 区位优势 | 第46页 |
(二) 经济优势 | 第46-47页 |
(三) 政策优势 | 第47-48页 |
(四) 创新优势 | 第48-49页 |
(五) 信用优势 | 第49页 |
二、芜湖地方金融体系优化的难点 | 第49-53页 |
(一) 城市发展规模制约 | 第49-51页 |
(二) 三产发展制约 | 第51页 |
(三) 机构竞争制约 | 第51页 |
(四) 金融人才制约 | 第51-52页 |
(五) 监管手段制约 | 第52-53页 |
第五章 芜湖地方金融体系优化的措施 | 第53-59页 |
一、保持经济健康稳健发展 | 第53页 |
二、实现地方金融机构多元化 | 第53-54页 |
三、做大做强现有地方金融机构 | 第54-56页 |
四、加强地方金融体系有效监管 | 第56页 |
五、完善金融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 | 第56-57页 |
六、构建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 第57-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页 |